
当事情没有按照心中所期待的发展,是焦虑急躁、怨天尤人还是顺其自然,放平心态呢?
当陷入事情当中,一叶障目时,很容易被事情本身牵绊住,而忘了自己的本意是什么。当跳出事情,看到自己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时,反而能有更多的思路,专注于自身,不被事件干扰和牵扯精力。

特别想参加周三的读书会,学习精进心理学相关知识。而且刚好那段时间有空,可以线上参与讨论,多么合适、多么完美。然而因为组内老师要比赛,每周三的那个时间,都有老师在试讲,我们需要听课评课,于是,完美错过。
好在,比赛不是一直持续的,过了这段时间就结束了。好在,心理学的读书会还可以回听录音。然而,比赛时间一推再推,于是,周三的听课也没完没了,持续了一周又一周。心烦之余,想到我何不主动出击,寻求变化,可以兼顾两方,完美解决呢!
周二大家也有空啊,于是,我提出了建议,把听课的时间改在周二,可否?这样周二我可以听课,周三可以参加读书会,两者兼顾,多好!然而,一切事情并非如你所想。上课教师因为需要准备,认为周二时间太过匆忙,加之周一分层卷牵扯的精力,还是希望在每周三试讲。
所以,事情没有按我想的样子发展。但是,我没有生气和愤怒。相反,很平静,因为这就是生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想,的确如此,周一太过繁忙,上课老师也想呈现更好的状态给大家,周三作为一周的中间时间,更为宽松和充裕。
英语是我的主专业,是我必须要做且要做好的事情。而心理学只能是我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业余自己花时间花精力钻研。
看清楚了自己的情况,也理解他人的难处,我欣然接受了周三试讲的安排,也做好了到时候回听录音的准备。
当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时,我选择了积极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但也理解他人的做法,最后虽然没有达到双赢,但心中坦然,情绪平和。这是跟以往完全不同的状态。
以往我可能委屈自己、说服自己:“ 时间就是这样定的,那就这样接受吧,你怎么那么多要求呢!” “你搞搞清楚你是教什么的,你那样干肯定不行吧。” 虽然头脑把自己说服了,但心里却是不舒服的。
或者我可能会提建议,但如果没被采纳,我可能会生气和愤懑:“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为什么大家都要迁就你的时间,你就不能迁就别人的时间!” “每周讲有什么好讲的!” “ 直接让L老师听就好了,其他人反正说的也没什么用!”
现在回看这些想法,尽然觉得有些哑然失笑。既气坏了自己,又伤了他人,真是双输啊。每天为类似这样的一些小事,耗费了自己多少的精气神啊,让自己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真心,真是得不偿失。
当我的心态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一切变得豁然开朗。
而且,世界上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顺应自然的规律即可。
这不,一大早就收到通知,第二节去听课、评课。周三的试讲改为周二了!该老师临时接到通知,周三有外出培训。
欣欣然接受着不能改变的事实,也欢快地享受着变化的惊喜。生活,就是这样每天充斥着变化。我们,就是这样,在一件一件的小事上看见了自己。选择的改变,心境的变化,通过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受着我们自己的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