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们为什么变得冷漠

作者: 筱莞尔 | 来源:发表于2016-08-02 13:11 被阅读72次

                                     文/多莉&莞尔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冷漠吗????媒体报刊天天大肆报道某老人摔倒无人搀扶,某机场有人持刀伤人无人制止,某酒店有人骚扰女房客无人帮助。然后呼吁国人不要冷漠,要勇敢站出来,要不然事情说不定有一天就发生在你身上。冷漠是这些舆论媒体给我们贴上的标签,而且天天不予余力的报道提醒我们的自私冷漠。我就想问一句,当年轰动全国的搀扶老人事件的孩子,那个为救落水孩子而丧命的大叔,那个勇斗歹徒而至全身瘫痪的青年,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都还好吗?怎么不见有媒体去关心报道。

    上个星期和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到这个话题,燕子说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在她家附近菜场看到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在路上骑着一辆小自行车,燕子看了看周围,不见孩子的家长。她很想上去问问,但是又很犹豫,怕别人误会她是人贩子。于是她默默地跟了她一段路,还是不见孩子的家长,她有些担心, 在这孩子单独一个人骑行的半个小时里,有人停下来看了看走开,没有人上前询问过。她也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不放心,决定去问问情况,在燕子询问孩子的时候,周围几位观望人也围了过来,正在询问期间,孩子的妈妈来了,说是孩子跟她闹脾气跑出来了。燕子和几位热心人核实清楚情况,才让孩子跟妈妈回去,并嘱咐他们别让孩子单独出去。

    人们冷漠吗?我不觉得,至少这件事情上我不觉得,燕子上去询问的时候,一下子过来好多人。我们只是是害怕好心做错事,却没有说理的地方,这样的困扰很大程度上滋养了冷漠的土壤。有了一次的受骗,就觉得全世界都不可信了。有了一位老人的讹诈,就觉得所有躺在地上的老人都是来讹诈的。所以我们的防御性也越来越强。

    燕子还说起最近碰到的一件事,一次她在一家超市旁边看到两名男子在打架,一名男子已经被打倒在地,身上很多血,远远围观的人很多,没人敢去阻止。燕子躲到超市报了警。警察很快就到了,打电话给她核实情况,燕子很紧张,跟警察说不要带她去录笔录什么的,她只是路过,也不了解情况。警察也是个明白人,只让她把她看到的复述一遍就不在强求。

    冷漠不是天生冷漠,而是好多时候,我们无法预料后果,无法知道自己的善举是不是会受保护。在不确定结果的时候,只能先保护自己,再谈仁义与道德。

    图片发自网络

    什么时候我们能不考虑其他,第一反应就是想着能马上去帮助他人呢?不光是旁观者,就是连当事人自己都明白这是个很艰难的过程。70多岁的老人摔倒了,摔倒以后没有人扶他,许多人去送衣服、送水但是没有人敢把他扶起来,以致于他躺在那儿大叫,“我自己摔倒的不关你们的事”。

    如今的人们见到老人跌倒在街上,除非跌倒者先高呼声明“自己跌倒”,否则不管老人“口吐白沫”或“头破血流”,无人敢去解救。太多勇敢者的悲惨结局,终究会让多言者闭嘴,想言者沉默。

    试问:倘若出头就要挨打,挨打又白挨,那谁会愿意出头呢?有人因见义勇为而重伤,伤得何其轰轰烈烈,余下半生又过得何其窝囊,一方面丧失了劳动能力,一方面又要面对巨额的医疗费。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都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在无社会正义体制的保障之下,见义勇为也许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不断的扭曲和异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在报刊媒体嘴里,正义比生命重要。可是对一个老百姓来说,还有什么能比性命重要?

    图片发自网络

    加拿大安大略省2001年颁布的《见义勇为法》中的有一条规定:“无论宪法如何规定,自愿且不求奖励报酬的个人,不必为施救过程中因疏忽或不作为所造成的伤害承担责任。”这样的法律规定打消了施救者担心因施救不当而惹上官司的顾虑,以防止他们事后成为被告。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个人的善恶观都是紧密受大环境影响的,大环境恶化,那么,个人向善的一面则会收缩;相反,大环境好了,也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向善的一面,但是很多时候老百姓只能借由媒体报刊来获得信息,所以媒体舆论的导向就很重要,天天大肆报道渲染一些恶意的冷漠的东西来博眼球,老百姓得到的信息就只能是社会太乱,好人难做。其实生活中像燕子一样善良热心的人不少,只要给她们一点支持,不管是舆论导向,还是法律法规也好。别让那些流血又流泪的英雄事件,阻挡了善良人的脚步。

    亚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说:“不要恐惧你的敌人,他们顶多杀死你;不要恐惧你的朋友,他们顶多出卖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只有在他们不作声的默许下,这个世界才会有杀戮和背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我们为什么变得冷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vf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