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

作者: 刘德昌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3:07 被阅读0次

前年末去了一趟东北,在长春呆了两天,出于好奇,在净月潭公园滑了一次雪,很刺激,容易上瘾,滑雪场是长春最让我留恋的地方,仅此一点,我对东北就很有好感。伪满新京的各类建筑仍然保持完好,如果你熟悉影视剧里伪满新京的城市气质,现在过去,仍然有清晰的存在,新中国早期的重工业几乎全部在东北,所以才有“老工业基地”的说法,坐在横穿长春市区的轻轨上,你能感受这个城市的破败,几乎所有经济萧条的城市都是这样一幅面孔,老旧的筒子楼、脏乱的老城商业街、破旧的公交车辆,东北的GDP挤掉水分后是负增长。

网上对东北各种揶揄,认为发展不好是东北政务服务能力的问题、是东北人的问题,这种说法是典型的跟风,无非是说东北人不行,缺少现代化的服务意识,提供的营商环境太差。这种说法颠倒因果,东北目前的整体政务服务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发展差,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外流,服务能力跟不上;也是因为经济跟不上,本地市场并没有提供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导致更多年轻人不得不优先考虑进入体制内,调侃东北人的公务员情节,其实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东北的复兴,前景黯淡。东北的衰老是因为地理气候的客观条件无法更好的加入全球化的财富浪潮,地理和气候的短板很容易理解,看一下地图就行了,没有更低成本的海运地理优势,天寒地冻的气候对人口密集型的产业也非常不友好,东北老工业是伪满时期日本工业建设和建国初期的苏联援建留下的底子,都是热战和冷战大背景下的不得已的选择,东北靠的非和平时期的地理优势,和平背景下的全球化时代一旦来临,人口、资源必然流向更具优势的东南沿海和中部核心城市,仅仅是考虑宜居性,华南及海南就有了相当规模的东北移民。

经济衰退产生了各类次生负面效应,比如人才和其它各类投资资源在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经济发达区域,同样是公务员,江苏的竞争也比东北大很多,政务服务能力当然会产生差异;各类轻重工业向南转移,东北的经济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各类因素考虑归纳,最后还是回到了《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环境决定论,但环境这个东西不是东北能改变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靠政策扶持延缓衰老。

具体到个人,也差不多,出身什么样的家庭、选择了什么样的城市、进入了什么样的行业,这些决定生存环境的因素都很关键,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逆天改命的天赋,也只能被所处的环境携裹着向前漂,没有成为精英并不代表你人真的有多差(混到社会底层的除外),很可能当初能决定你生存环境的关键选择,你没有选对,混的好也未必说明你能力多强,大概率就是运气好,选对了行业跟对了人。

环境决定命运,东北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寞,都是特定环境决定的,东北能改变的,并不多。

相关文章

  • 东北!东北!

    自别后已有十三余年光景,梦里白雪依旧,来时路,已不再,青春年少追梦人,散落天涯皆不知! 对于很多人...

  • 东北东北

    任何事都不存在无缘无故只有付出了,才敢也才能去想回报 不想出力,没有结果不想吃苦,无甜可言不想得罪人,辨别不了真情...

  • 东北东北

    东北的地面冬天太滑了! 每年都要有很多很多人意外跌倒,我曾经站在公交站后门,用脚感觉到一位带7-8岁姑娘的妈妈,她...

  • 东北,东北

    心里有一团火, 不离开东北, 这火吞噬我的心; 离开东北, 这火吞噬我的命。 我想烈火燎原, 燃尽这一生。

  • 东北啊东北

    朋友去东北回来这几天,一直凭一条牛仔短裤应对酷暑。朋友便想起从大庆去大兴安岭的头天晚上,让同学帮拿件外套,以免受寒...

  • 东北说——东北澡堂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东北澡堂似乎可以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来给讲一讲。如果说是澡堂,倒不如说是‘浴池’更为...

  • 东北

    东北 对于这两个字你们足够熟悉吗? 对于他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是这样的吗? 或者 这样的?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们了解...

  • 东北

    想吃家乡菜

  • 东北

    东北,这片土地上,曾经是辽金争伐,满蒙厮杀,日俄交火,抗联洒血,国共争雄之地,那时这片土地虽战乱不断,却也活力四射...

  • 东北

    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东北人给外人的印象是割裂的。倘若在网上提及东北人三个字,接下来便免不了一阵腥风血雨了。东北人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wc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