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申威隆看《芈月传》(6):完美收官,感谢大家!

申威隆看《芈月传》(6):完美收官,感谢大家!

作者: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来源:发表于2022-11-15 00:14 被阅读0次

    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陆续写了五篇《考古小生<芈月传>》。

    在之前的五篇中,不仅挑出剧中的错误,而且介绍有关宫殿和陵墓的相关情况。尤其是所挑出的21处错误,引起网友们广泛地关注,并且被《西安晚报》和《华西都市报》相继整理发表。

    2016年1月13日夜里同学发来连接,说此文又被“网易收藏”发布,竟然引发“轰动”!有约500多人参与,近百条回复,其中多数都是“骂”我呢!大体意思就是:“不过就是部电视剧嘛!有什么好较真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把我逗得合不拢嘴。现在这些网民太搞笑,我要想火还得仰仗他们!

    但是其中也不乏很多人挺我,说得也挺有道理。以下这段文字,直接说到我心坎里了,借此答复那些指责我的人吧!


    我想说的是:“我能看到多少错误,我就能领会多少精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观看,是对导演精心安排的不尊重!”这最后一篇图文,我就分为两部分,给大家说明这个道理。


    第一部分:这些地方需商榷!

    1、不知道用封泥吗?

    在第63集中,芈茵截下了郭隗给田将军的信,私自做主把“毛发无损”改成了“当场格杀”。问题来了,这么机密的信,郭隗为什么不使用封泥呢?

    剧中截图:郭隗装好信信交给仆人

    剧中截图:仆人将信件转交给芈茵

    剧中截图:芈茵轻易拆开信件

    剧中截图:芈茵修改文字

    古代文书都写在竹木简上,用绳捆扎后,在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泥。再在泥上盖上印章,此乃“封泥”;或者放在一个口袋或竹筒里,在封口的地方盖上封泥。以此作为信验,以防私拆。

    封泥实物

    封泥的使用方式

    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到晋以后,因为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不使用封泥。


    2、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在第65集中,魏琰和魏颐找到草鬼婆给芈月下蛊,她们将蛊虫放在食物中,让宫女送到芈月面前。这时大家看到方盘中的两件椭圆形的青色器物了吗?它们的原型估计是台北故宫“十大稀世珍宝”之一的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剧中截图:宫女送上饭食



    台北故宫藏汝窑水仙盆

     “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旧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通体无纹,犹如青玉般温润的质感。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一种种植水仙的器具,也可作装饰品。

    这种汝窑瓷传世稀少,据考证此器为传世仅存的一件。汝窑为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一向被人们列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汝窑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一直没有找到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


    3、楚国的铜人骑骆驼灯?

    在第63集中,得知芈月母子要回秦国,孟嬴盛情设宴挽留芈月。这时大家注意芈月身后那件铜人骑骆驼灯,在第66集义渠王的营帐里再次出现,只是变化的角度,并且多了几件而已!

    剧中截图:孟赢设宴挽留芈月


    剧中截图:义渠王营帐

    战国铜人骑骆驼灯出土于荆门后港楚墓,由豆形灯和人骑骆驼形灯座两部分组成,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4、嬴驷的灵位放错了?

    在第72集中,芈月祭拜了赢驷,告诉他判乱的七公子已被她伏法之事。但是祭台上,嬴驷灵位竟然摆放在非子和嬴仲之间,绝对乱了辈分!

    剧中截图:宗庙内历代秦国国君的灵位


    古代宗庙中神位的排列次序,奉行“昭穆制度”。据《周礼·春官· 小余伯》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曰:“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也就是说,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 左为昭,右为穆。

    非子作为秦人的始祖,应该在正中间,而之后子孙分列左右。赢驷的位置应该非常靠边,绝不会如此显赫!


    第二部分:这些地方没问题!

    1、战国时代有毛笔

    有朋友指出,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传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剧中人物在书写时,均使用毛笔,是不是错了?

    剧中截图:公子稷在写字

    剧中截图:史官在记录

    其实不然!虽然考古出土的毛笔实物时代较晚,但毛笔的出现时代应该较早,比如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出土陶缸的朱书文字、殷墟出土甲骨片上的墨书文字、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的铜簋等器物上的墨书均被认为是由毛笔书写而成,时代也全部早于蒙恬生活的年代。


    2、当时用铜漏壶计时

    漏壶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器之一,剧中使用的为沉箭式漏壶。提梁与壶盖正中有相对的长方形孔洞,用以安插刻有时辰线的沉箭,壶外近底处有一小流管。壶中所贮的水,可从流管慢慢滴出,壶中水位随即下降,通过观测刻箭上的水位,就可以确定时间。

    剧中截图:宣室殿内的漏壶

    张安世墓出土的漏壶


    3、车上的銮铃代表身份

    銮铃是古代车上的装饰配件,相当于铃铛,主要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銮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铃的主体,有辐射状镂孔,里面有小石丸,随着车辆的行驶,发出清脆的铃声。下部为方形銎座,安装在车轭上或者车衡上,起到固定的作用。先秦时,銮铃可代表车主人的身份,最高级的马车上可装八个銮铃。

    剧中截图:安装有銮铃的马车


    4、战国时代可以有木地板

    在剧中的大殿中,经常可以看到木质地板,有些朋友觉得是不是太现代了?其实在战国之前,古人已经开始使用木质地板。在清涧辛庄商代建筑遗址中就有发现!

    剧中截图:咸阳宫内的木质地板

    清涧辛庄商代遗址发现的木质地板痕迹

    至此,《考古小生看<芈月传>》的系列图文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在过去一个月的关注与支持。

    感谢《西安晚报》的记者郭峰和《华西都市报》的记者曾洁,帮助我将文章发表在纸质媒体;感谢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央广网、南方网、网易新闻、新浪收藏、凤凰资讯、华夏收藏网等众多网站热情转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申威隆看《芈月传》(6):完美收官,感谢大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wn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