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时,东吴义兴有一人,名叫周处。周处年轻时臂力过人,且好骑射,但为人凶顽任侠,遂成乡中大患。时人有“义兴三害”之说:山中白额虎,水中恶狡龙,及乡中周处。
一日,乡中有一人问周处,他的气力与山中白额虎相比,谁更厉害?周处听罢,收拾器械,入山寻虎,将其射杀,并扛虎至乡人前以示英勇。
又一日,又有一人问周处,他与河中恶蛟相比,如何?周处闻言,入河觅恶蛟一决高下。激战持续三日之久,战场延续十几里,乡人无不循河观看。恶蛟忽而浮起,忽而沉下,周处亦不示弱,紧随恶蛟上下浮沉,直至最后一日,周处与恶蛟同没水中,再未浮起。乡人见状,无不欢呼雀跃,争相传告。傍晚,得胜的周处拖着已死的恶蛟走进乡里,却发现家家户户无不张灯结彩,庆贺“三害”俱除。周处这下方恍然醒悟,原来自己在乡人心中仅与猛虎恶蛟同列。
周处独自一个人默默离开故乡,去找当时芳誉遍天下的“东吴二陆”指点迷津。恰逢陆机不在,只有陆云在家,周处道出了欲痛改前非的想法,和时不我待的顾虑。陆云告诉他,人患志之不立,不患名之不彰;古人更有朝闻夕死之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吧!周处受教,内修心,外修行,一年后各州竞相征召,从此踏足宦途,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