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萍姐姐让我谈谈学习的体会,其实也没什么体会,稀里糊涂的就过来了。蓦然回首发现已经历过许多,当时没有感觉,事后才知道。
《论语》第一篇是《学而》,讲的是为学的态度与方法。文章一般开头与结尾都极重要,《学而》篇第一句,整部《论语》第一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为自己,一种是为别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同样是《论语》里的句子。
为自己是比较愉快的,为别人就比较难过了。比如小时候去学功夫,打拳的时候好开心,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古人说:“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
转到课业上,则是一苦也。虽然再回首时光飞逝,一去不返;但当时坐在课堂上的感觉,真真是度日如年,好像凳子上长了钉子一般,痛苦得不得了。
这是学而时习之,悦与不悦的差别。回想高中的各科课文,真的是通识教育极好的典范。字字珠玑,篇篇隽永,可当时硬是硬着头皮,才读下来的。不是东西不好,是没有悦到自己,当成个差事完成,尝不出味来。
勤学苦练这个词,是要有个目标在前面,才能用苦来代替学习的悦。比如考试,比如工作。但勤苦出来的东西如果最终不能落实到悦上,往往容易丢掉。比如三角函数的公式,我现在真的一个都背不出来。但背过的古诗古文,大半都还印在脑子里。
干了一辈子的老花匠,老木匠,退休了还种些花花草草,做些小玩意,是真爱上这行,悦来了,还肯继续玩。换个高薪但违心的工作,相看两厌,保管离开后看都不会回头看一眼。
先要找到自己的悦处,才好谈下一步。不是苦学不能学出精髓来,只是那个精髓,若是连自己都不喜欢,看着讨厌得很,若不是吃饭的手艺,又何苦为难自己呢?
况且悦来了,学着不累,精神集中,才能更好地把学问体悟进去,用到身上。否则你和书相看两厌,不在吃饭的时候拿来垫碗就算给它面子了,又怎么能懂进去呢?
我有个叫悦悦的朋友,时不时蹦蹦跳跳的和我分享学习心得;我还有个姓烦的朋友,看到书就头大。可能有夸大,但这两个都是真人。
体会和经历很多,个人有个人的东西,一言难尽。只能把这个悦贡献给大家,给世萍姐姐交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