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寒山寺是一座组装寺庙。枫江楼原称花篮楼,原是苏州修仙巷宋氏祖传名楼,1954年谢孝思主持重修寒山寺时搬来。
大雄宝殿两侧的铁胎鎏金十八尊罗汉,铸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一1487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极为珍贵。原藏山西五台山,几经迁移,1981年由木渎灵岩山寺移至寒山寺供奉。
罗汉堂殿内供500尊香樟木雕罗汉像,是清代雕塑家所塑,以阶梯式分五层安置在1.2米高青石须弥座上,座下雕刻有狮子抢绣球图案,精美灵动。
此五百罗汉像原供苏州城内隆庆寺,1958年移供寒山寺。“文革”中,寒山寺性空法师将其隐藏在寺内藏经楼密室之中,才得以保存下来。
于是,我对隆庆寺充满了好奇,找到一篇丁蘖的文章,摘录片段于下面:
仓米巷内的隆庆寺,边门在东美巷,其正门和边门距寒舍旧址东美巷30号(原15号,1924年迁入,1998年33号街坊改造拆除)均在百步之内。先父丁宗琪(1913-2003)一生礼佛,与该寺住持寄莲(1877-1957)、继承人德纯(1919-1999)比较熟悉。
据传隆庆寺始建于明代,历经兴废,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年,僧人雨香购得旧址,两年后建成规模不大的隆庆庵,咸丰庚申年,太平军攻陷苏州,庵堂被焚毁,战后,雨香再度募资重建,其礼佛心之坚为世称道。
《吴县志》载,光绪二年(1876),吴大澂(1835-1902)见寺庙初成,赞“佛阁僧寮烂然焕新,宝像尊严金辉延然……”并于光绪八年(1882)为雨香作《重修隆庆寺记》。光绪十七(1891)年,僧人炯庵在北京获得一部乾隆官刻版大藏经亦名《龙藏经》,回苏州后持经募资方才扩建成藏经楼、大悲阁、三圣佛殿、罗汉楼等,遂成苏州古城内名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