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秦岭的大山之中,或许是多年前祖上为了躲避战乱携带家族一起来到秦岭大山之上定居。我们整个县都被秦岭山脉环抱,以前交通不发达,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县。我母亲娘家和我家在同一个县里,交通不便的年代,坐车翻山越岭也要大半天时间。后来有了高速路,穿山洞过大桥也就不过半小时就能到。记得我上大学前第一次坐车去西安,那时候高速路正在修建,还未通车,所以车是从秦岭山脉走的,秦岭山脉上的路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盘绕在大山的腰身之上,时而翻上山巅,时而下到山谷,车子跟着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当看到了一片平地,不用再翻山的时候就过了秦岭,到达蓝田了。
我要说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座大山里,我的老家那个山沟里的故事。
我的老家山沟里现在还住着我的叔叔和十几户乡邻。从山沟最里面那一户人家再往山沟里面有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深山中去,这条路是最早人们在深山里还没搬下来的时候踩出来的,从那条路往山里走不多远,还能看见曾经大家在那里居住过的痕迹。再从居住旧地那里往山里去,小路越来越窄,而且杂草丛生。以前村里人还多的时候,那条小路上的草基本是长不起来的,因为勤劳得人们每天都会上山里去砍柴,砍的柴捆成梱,把柴火梱儿粗重的一端扛在肩上,柴火稍儿拖在地上,就这么拖回家,地上的杂草早被一捆一捆的柴火撵的冒不起头来。如今基本从没有住户那段开始就野草疯长,一直长到山里去,不过你要是想进山,还是依稀能辨别出路来的。
我们村在山谷里,山谷中有一条小河是从山里的泉眼流出来的水形成的河流。这条小路就沿着那条河往山里去了。从村子往山里去走这条小路大概半小时路程的一个地方,好像是经过大自然特别照顾似得,生的很是美丽。那个地方比其他地方稍微宽敞一点,两边的大山离得远,水流在前方两山之间的豁口出从高处落下来,形成了几米高的小瀑布,水流不急,瀑布的水轻柔的落下,泛着白光。水流落下得地方形成了一个水塘,水不深,清澈见底,能看见水里的水草和一些小生物。瀑布的上游有一个天然的石崖形成的圆形水池,和一个长方形水池。小时候,大家都说这两个水池是大自然给山里孩子造的浴盆和浴缸,浴盆是男孩子洗澡的,浴缸是女孩子洗澡的,两个相距不远,离水源的泉眼也不太远。因为是泉水,所以冬暖夏凉,以前人们没有洗衣机的时候冬天会大老远跑到这里来洗衣服,夏天的时候小孩子们会跑到这里来玩水。
就在这个比较开阔的地方,北边的山腰上有一个山洞,我们那里称鸽子洞,据说以前那个山洞里有住着无数只鸽子,但是谁都没见到过鸽子。也不知道哪一年有人在那个洞外修了台阶,在洞里挂了红布,后来就经常有人去洞里祭拜,不知拜的是山神还是土地公公,也许拜的是龙王?小时候过年我跟妈妈一起去那个洞里参拜过,洞顶有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地上还有一圈一圈像梯田一样的石圈,还有人在“梯田”里种了些花花草草,不过因为光照不足以及缺乏照拂的原因,花草都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洞顶有个直径一米左右的窟窿,黑乎乎看不见尽头,而且离地面有四五米高,也没人能够得着。我总是忍不住抬头望向那个洞里又赶紧躲开,心里总是是怕的,生怕被那个黑洞吸进去了。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人,每天都会到山谷里这个开阔地来习武,突然有一天走到山谷里这个地方就好像会轻功一样能飞起来很好很高,他高兴极了,觉得自己终于习得了轻功,回家给家里人炫耀,家里人说想看他是不是真的会轻功,就跟着他来到这里,果然他一到这里就能飞起来,但是家里人敏锐的双眼一下就看到了半山腰上俯在洞口的大蟒蛇,因为蟒蛇皮肤的颜色跟周围树木土地的颜色很接近,不仔细看还真分辨不出来。原来是这条大蟒蛇把他吸了起来,他却以为自己会轻功,两个人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跑回家去了。
然后又过了几百年几千年,人们把这件事都忘记了,所以后来的村里人照样从这里走,上山砍柴采药,都从这里经过,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了。然后,有一天,初夏,天气大好,艳阳高照,有个农夫背着一口大铁锅想到集市上去卖,他埋头哼着小曲儿,想着卖了铁锅再买一斤五花肉,晚上回来就有红烧肉吃了,越想越觉得心里美滋滋的,他一直开心的走,以至于都没注意到周围的一切。当他走到这里,走到瀑布下游的水潭附近时,才看到,一条巨龙正伸着头在水潭里喝水呢,巨龙的半条身子还在半山腰的洞里,看不到它到底有多长。这个人吓呆了,一下子晕了过去,铁锅摔到了路上,磕在地面的尖锐石头上烂掉了。后来有人经过,喊来了村里人把他抬了回去,几天后才醒过来,但他什么都不记得了。
就这样多年过去,这个地方的泉眼水快枯了,水很小,水流到瀑布那里只剩一股可怜兮兮的从石崖上摔落下来,积攒在水潭里,水潭的水溢出来再往下游水就渗到地下再也看不见了。村里在这个地方修了一口大水井,引了这里的水到村里作为生活用水,因为河里早已干枯,人们也大多搬走了。就这样,村里人靠着泉眼仅剩的一股水流一直生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