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物流行业转型分析

物流行业转型分析

作者: 鱼草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20:53 被阅读0次

        尽管有许多快递小哥仍坚守在岗位上,对他们来说,人生路可能是干到一定年纪,然后安享晚年。但对物流行业而言,疫情带来了许多变化,其发展道路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任何身处行业中的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有人在被时代抛弃,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是谁。

        没有耐心的消费者

        “当然是越快越好咯,最好是当天——不,一个小时到。”似乎觉得一个小时有点夸张,周阿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除了对快递到达时间的小小野望,她还向我讲述了她的焦虑。疫情期间缺乏安全感,有口罩在脸上能踏实不少,周阿姨几经周折订购了一批口罩,但在路上堵着迟迟不到,点开手机查看物流动态成了她的日常。等待口罩的十多天里,病毒感染的阴云始终笼罩着她。当然,不止是周阿姨,“慢”成了人们对疫情期间物流的共识。除了物流本身流通受阻与人们焦虑的放大效应,也因为人们对物流速度的心理预期越来越高。从几天到当天送达,有人说中国快递已经是世界上最快的快递。但是这还不够,消费者期待与物流公司的努力成为了一个闭环,物流的不断提速催生了更高的消费期待,而消费期待又进一步倒逼物流升级,未来人们对物流速度时效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传统的依赖人工的配送不再适应其发展规律,更加智能高效的流通系统已经在打造中,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作用将逐渐边缘化,正如马云所说,“未来物流是脑力劳动”。

        丢失的意义

        马师傅主业经营着一家钟表店,同时副业也是乌江镇上唯一的快递集散点,居民平时取件都是接到马师傅的通知电话,然后自己去他那拿。由于人员不足以及消费市场限制,在我国广大城镇以及乡村地区,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是居民自己解决。此般常态却是物流公司在大城市希望解决的问题,但这次疫情却带来了新的机遇。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邮政局复强调要尽量避免快递员与收件人的直接接触,尽可能采用自取自寄、智能快件箱投递等模式来履职最后一公里配送。无接触式配送成为热门,消费者必须要适应“送货到站”、“投递到柜”的转变,这对“自取习惯”的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教育期。

        快递最后一公里是快递小哥价值的高光区间,也是电商经济最后的尊严。而此次疫情使得消费者自取或将成为新常态,并成为终端门店由经济功能型向生态功能转型的重要时机。让终端门店在原有收派的基础上,叠加零售、本地服务、广告,甚至洗衣、彩票等多种便民服务,将其打造成一个商业平台,而非单纯的站点。诸如马师傅的小店,只不过经营理念将从小店+物流,转变为物流+小店,传统的快递意义与电商经济将迎来价值的双沦落。零售与物流的组合犹如孩子手中的积木,正在拼出越来越复杂多彩的模样。疫情给物流行业带来的将是商品配送链条的重塑,并进一步影响到零售场景和卖场结构的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流行业转型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nh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