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视频
整整40年,他花尽心思只做这件事

整整40年,他花尽心思只做这件事

作者: 二更 | 来源:发表于2016-03-04 09:49 被阅读1158次

    再高冷的少女见了他都会犯花痴 61

    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眼前可见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回廊,四面八方串联起一间间古朴肃静的厢房。绒花坊便是众多厢房中的一间,里面展示着各式各样造型精巧、制作精美的绒花。已过花甲之年的手艺人赵树宪,每天在这十几平米的空间里,为来访游客讲解、展演绒花的制作过程,也默默坚守着这门已有千余年历史的传统技艺。

    1973年,时年不足20岁的赵树宪进入了南京工艺制花厂,成为绒花车间的一名流水线工人。因为不想只做单一重复的工作,同时也出于对绒花的喜爱,他从不安于现状,一道工序学熟练了就主动申请换岗位。逐渐地,赵树宪将绒花生产制作的整个流程都烂熟于心,是工厂里为数不多的既能设计又具备全套操作能力的绒花艺人。

    上世纪90年代,制花厂倒闭,赵树宪不得不另谋出路。离开潜心工作了20多年的地方,眼看着热爱的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老赵心里满是遗憾和不舍。然而,十几年后,就在他对绒花的恢复和发展已几乎不抱希望之时,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手工艺,绒花也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老赵应邀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开出了绒花坊,开始重操旧业。

    绒花的制作工序多达近十道,光准备阶段就需要将蚕丝煮熟成熟绒再染色晾晒,将铜丝退火软化。老赵说,现在都是直接拿现成的熟绒,倒是少了些麻烦,但正式制作阶段中的勾条、打尖、传花等步骤仍是缺一不可,十分讲究。比如,在勾条时要梳理熟绒,这样做出来的绒条才更有光泽,在打尖时则要不停地旋转绒条,根据绒条大小、颜色的不同修整到构思中的程度。从事绒花这个行当40多年,老赵的镜片厚了不少,双手却依然利索干脆,不输当年。

    漫步于绒花坊中,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绒花作品,千姿百态的花朵,或憨态可掬或神气活现的小动物,还有一幅幅精致的字画,让人不由感慨老赵的手上功夫了得。而这些绒花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可以在戏剧、影视剧中作为头饰,可用作家庭装饰,还有一些汉服爱好者会收藏使用。几年前,演员姚星彤亮相戛纳电影节时身着的一袭“绒花若雪”的礼服,也是由老赵制作完成。

    老赵介绍,现在喜欢绒花的人其实还挺多的,不少作品约了快一年半载了还腾不出时间做。但传承仍然是眼前最大的问题,在南京,现在还坚持专职做绒花的已仅剩他一人了,如果能有更多熟练的手艺人,或许将有更多人接触到美丽的绒花。从今年开始,老赵陆续收了一些学徒,帮忙做些辅助工作。“慢慢来吧”,老赵似是无奈却也坦然地感慨,毕竟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凤冠:旧时中国没有婚纱,结婚时都戴凤冠,这顶凤冠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现在,传统婚礼如一股复古风潮重新流行,凤冠也重出江湖。

    三不猴:以猴年为主题推出,三只一组,表情各不相同,蒙着眼睛的为“非礼勿视”,掩着耳朵的为“非礼勿听”,捂着嘴巴的为“非礼勿言”。

    (本期节目部分图片由嘉宾提供)


    技艺的流传,离不开匠人的代代承袭。时代前进,以往的流行变为偏僻的技艺。而其工艺的真正内蕴,却愈发考验时代的良心,技艺的耐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整40年,他花尽心思只做这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nn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