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宠
浔阳江头琵琶声

浔阳江头琵琶声

作者: 学上嘉双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09:06 被阅读0次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名篇《琵琶行》,许多人都读过,甚至背诵过。但是真正体会过白居易苦衷的人可能很少,认为他可能是个饱食终日的幕僚,成天有事没事到处寻花问柳,结果遇见了风流在外的琵琶女,于是两人就一见钟情,“风雨荻花”一般。实际是怎么回事呢?请让我一一道来,说个明白。

首先,我们不得不佩服白居易高超的语言功底,他居然用诗歌把琵琶声描绘得惟妙惟肖,如痴如狂,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美妙的诗句就像一只小白兔从胸中跳了出来,让人惊魂不定。“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音乐的特点讲的是节奏,在节奏与节奏之间会有一个暂时的停顿,这白居易都能用诗句表现出来,而且让人觉得安静得背心透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在静音与启音之间,在低音与高音之间,就像要飞过一个深深的大裂谷,这白居易也能表现,而且有些惊心动魄。

这些诗句就像魔鬼一样在脑海中萦绕,怎么读也不生厌,怎么读都觉得有新的力量在支撑。于是,就把白居易的名字翻来复去地看,想从中找出神奇的答案来。但这是徒劳的,“白居易”三个字不会告诉什么。要想知道白居易为什么有如此神的力量,就得去查他的资料。这不查还好,一查,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又钻了出来。

原来,白居易的父亲在四十四岁时才生他,而母亲却只有十八岁。白居易从小就很聪明,五六岁时就能背诵很多诗,而且还能作诗。白居易生活的年代,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这时唐朝的鼎盛时期已过,内部开始出现“下坡”迹象。藩镇割据,结党营私,官场黑暗。这些事情让“身在其位”的白居易很厌烦,于是他心里就愤愤不平,希望有一个清廉太平的世界。这就是后来他能成为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思想基础。

尽管白居易在二十九岁时就考取了进士,让许多人羡慕,但在上疏支持惩罚藩镇割据势力时竟遭贬谪,成了小小的江州司马。这是元和十年白居易四十三岁时的事,那时他在京城任官,职衔叫太子左赞善大夫。

白居易反对藩镇割据势力联合背叛中央政府,不仅无功反而遭贬。这是一个颠倒黑白的结局,让白居易受到了沉重打击,因而把社会黑暗看得更加清楚。所以,在浔阳江头,当听到琵琶女诉说自己的颠沛身世时,就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琵琶女弹技高超,白居易为了表现他所见到的精彩场面,不光从正面进行描摹,还从侧面进行烘托。对听到的美妙声音,不光大量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还大量使用“通感”,真是“海陆空”三军出动,像电影摄影师似的不断变换着特写镜头。这是白居易高超的艺术基本功,是他既聪慧又勤奋学习的结果。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它表明白居易在文学道路上已经完全成熟,使我们看到白居易不是什么闲散幕僚去沾花惹草,而是在体恤下层人民的痛苦。这是白居易改造世界观的极好机会,为创作伟大现实主义诗作做好了思想平台。其实,在未遇到琵琶女之前,白居易就已经过上了下层生活,“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就是最好的写照!

相关文章

  • 浔阳江头琵琶声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名篇《琵琶行》,许多人都读过,甚至背诵过。但是真正体会过白居易苦衷的人可能很少,认为...

  • 琵琶女:从风光无限到江湖落魄

    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白居易被水上传来的琵琶声吸引,与客人一起停下了脚步,寻声暗问弹者是谁?琵琶女就这样在浔阳江的一只小...

  • 姑娘,你的睿智,才是最美

    1 唐朝。江边。 白居易去送友人,在浔阳江头听到了凄切的琵琶声。“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终于走了...

  • 浔阳江头琵琶语

    贺圣朝•琵琶亭 浔阳江碧琵琶去,不闻琵琶女。荻花枫叶又何寻?更无琵琶语。 若吾亭管,当加琴府,且琵琶弹诉。回灯添酒...

  • 琵琶行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 读《琵琶行》有感

    经年绡浸琵琶声, 浮浪欢场女衰容。 琵琶应谢知音意, 长衫浔阳悲秋风。

  • 筝曲练习手记:《春江花月夜》

    琵琶曲《夕阳箫鼓》又称《浔阳琵琶》《浔阳夜月》。 http://music.163.com/song/527386...

  • 坚持是一种美德23

    《琵琶行》句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

  • 与君语

    与君语 读《琵琶行》有感 浔阳江头,月下寒秋,主人忘归同客留,只因琵琶声幽。 曾忆当年年少时,红妆罗裙伊人秀;春去...

  • 江州百姓,青衫不湿

    公元816年,浔阳江头秋风瑟瑟,江上站着一位落魄文人,正在送别客人。正当离别之际,不远处传来阵阵琵琶声,曲声哀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浔阳江头琵琶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si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