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文罗织”一词最初是王国维先生评价清代文艺评论家张惠言先生理论的一个词,后来,叶嘉莹先生在评说温庭筠词时提到“深文罗织”一词,说是划定一个框框,然后将内容生搬硬套地放到这个框框里,这样的思维评价模式便是“深文罗织”,显然,这一评论方式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有点偏执!
由 “深文罗织”联想到“框框”、“生搬硬套”这些词,我蓦然地就想起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小现象。语文教学中,我们有不少老师在研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题模板、写作模板。是不是也是“深文罗织”?
阅读讲究答题模板,于是学生答题时文章都不需要看懂,读通。遇到赏析,不假思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遇到标题的妙处,不管设没设置悬念,反正填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遇上段句作用,也不管不顾,云:承上启下。慢慢地,学生都不需要读文章,读字句了,只要一给练习,张口就来,出口成章,一套套的,似乎还很专业。可是一到考试,(现在的考题越来越注重深层次理解,语文素养),就发现写的那一套全不行,得不了什么分。最主要的是阅读能力也越来越低。这可以看作是“深文罗织”惹的“祸”吗?
阅读如此,写作亦如此。记得我带初一的时候,布置学生回家以“写出一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结果收上来一看,大部分作文一开头就是一组排比、比喻。空洞而华丽的词句一看就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死记硬背抄写下来的。瞬间看文章的兴趣全无。硬着头皮往下翻,作文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题材写自己生病母亲不遗余力照顾的,当然也有写放学时下大雨母亲送伞的,雨中母亲如何为护着自己而宁愿被雨淋湿的。总之,程式化,套路化的结构;陈旧、单一的题材;空洞华丽、矫揉造作的语言。这是我那时对学生作品的整体评价。当然,后来我几乎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来纠正学生的这一写作陋习。直到现在也还没完全纠得过来。深文罗织,害人不浅呀!
当然,“深文罗织”的现象不仅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呈现于语文教学的很多方面,甚至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想起之前自己为提高儿子的数学成绩而频频献策的整个过程,就有点“深文罗织”的味道。儿子数学成绩一向不够好。作为妈妈,我得找招儿,自己学文科的,不能轻易教,怕教坏了孩子的思维,但有什么提高数学能力的“终南捷径”呢?我到处打听,听说一家培训结构效果颇佳,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报名,学!儿子见我急,也不反对,机械地学,模式、套路、练习,结果一学期后,成绩不上不下,似乎比之前还低了点。当时我想,估计是因为这家机构,班额太大,导致不能兼顾个体差异,孩子的数学问题没解决!没事,再找,接着又找一家,仍是模式、套路、练习。结果,涛声依旧!旧时状态旧时分,一看考卷,心情仍是旧家时……
渐渐地,我发现这些所谓的别人用起来好的数学套路,数学方法,真不能简单地“套”在儿子的数学学习上,毫无益处。终于,我决定跳出“深文罗织”的思考框框,带着儿子慢慢寻找、摸索、发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虽然现在儿子的数学成绩没有太大的起色,最起码渐渐平稳了……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追求高速、高效,达成高标。急功近利的我们有时真的难免会走进“深文罗织”的圈套,被逼着去寻找实现理想的“模式”,直达目标的“捷径”。然而,深入一点地思考,这世间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那就让我们跳出“深文罗织”的思维模式,用更澄澈的眼光重新打量眼前这个灵动、美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