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脑这么不善于考试?
原因主要是人脑不善于记忆,特别是长期的、准确的记忆。考试的关键无外乎记住足够多且足够准确的知识,并且能在考场把它们准确地输出到卷子上。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个考过试的人都知道,做到谈何容易。因为人脑不是为考试这种“无关紧要”且“反人性”的事情设计的,而是为了生存繁衍而设计的。
人脑是2亿(200,000,000)年的自然演化的产物,然而却要在短短2000年时间内学会长期准确地记忆知识,参加考试。
大脑负责长期记忆的部分是“大脑皮质”,但如果你以为记忆的关键是大脑皮质,那就错了。因为真正影响人类记忆处理储存的部位是不起眼的“海马体”——它负责判断哪些信息值得被记住。
海马体位于耳朵位置的大脑深处,直径约1cm,长度略小于5cm,像根小香蕉。
海马体会告诉我们,必须记住有三角形头部移动物体,哪怕它只是条绳子,我们也应该首先认为它是蛇;颜色鲜艳的“红伞伞白杆杆”不要想着去吃;沙滩上穿比基尼的少女更值得多看几眼,加深印象。
相反,子曾经曰过什么?1453年奥斯曼帝国是否攻破君士坦丁堡?雅字的牙在左边还是右边?这些统统不值一提,因为记不住这些跟生存繁衍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咋办,答案是:与“海马体”和解,用好这个长期记忆的“介绍人”。
怎样突破长期记忆的难关?
大脑的记忆机制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短期记忆就像电脑的缓存RAM,容量小,存时短,用完即忘,考试需要的是长期记忆。
回想一下你背单词的时候:abandon,abandon,abandon……,记住了,两天以后发现忘记了,又翻开词典,abandon……,结果考试前发现还是记不清,干脆彻底“abandon(放弃)”了。我们的海马体会问:“你记得这是啥玩意?好吃吗?不好吃啊,那算了,我懒得给你往大脑皮质里面送。”
那么怎样才能让海马体乖乖就范呢?作者给出了一个办法:重复。当你看到这个答案时,可能非常失望,貌似学霸+专业研究者居然跟我之前背abandon所使用的方法一模一样。
没错,确实是重复让我们能够长时间记住知识点,但,当然不是死记硬背的重复,学霸是有方法的。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4种提升长期记忆的方法。
1. 激发“θ波”。“θ波”是在我们好奇时产生的脑电波。研究表明“θ波”可以有效地刺激海马体,极大效率地将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这就是为什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 调动“杏仁核”。杏仁核是我们的“情绪发动机” 它控制着我们的恐惧,喜悦、悲伤、焦虑等诸多情绪,作者的研究告诉我们也就是情绪高涨的时候,记忆力更强。你即使记性再不好,也会记住几个怦然心动的时刻。
3. 学霸睡觉的时候都在学习。这不是在开玩笑,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上,当我们睡觉时,海马体正在积极地整理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好好睡觉,我们的海马体就没有时间完成它的工作,于是你苦读一整夜的信息将会被海马体无情地丢弃。
4. 学习与生物节律结合。考试一般是在白天进行的,所以要尽量让大脑在白天活跃起来。同时,因为长期记忆需要海马体在睡眠时进行整理,所以作者推荐在睡前安排背单词或记忆知识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