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来自《细节》P194-195(来自16组钟慰)
在一组实验中,受试者的任务是询问陌生人是否愿意填写一份调查表。执行任务之前,他们需要对陌生人答应这个请求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具体点儿说,就是估计一下自己总共要询问多少个人,才能遇到外愿意配合的陌生人。受试者们的平均估算是20个,但实际上,大家平均只问了10个人就完成了任务。也就是说,受试者低估了一半。
弗林和博恩斯把请求的内容更换了多次,比如请陌生人送自己走到附近的健身房,或是借手机打个简短的电话。实验的结果都是相似的。在另一项格外有趣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选中了一组准备为慈善筹款的受试者,筹款活动开始之前,弗林和博恩斯请受试者估计一下多少人愿意掏钱。再一次,大家的估算差不多低了一半。事实上,仙们对捐款数目的估算也低了大概25%。
为了解释人们为何会如此轻易地低估他人愿意帮忙,研究人员收集了额外的数据。简言之,他们发现,提出帮助请求的人会把着眼点放在对方同意帮忙后所花的成本上(时间、精力、金钱),同时却较少考虑对方要是拒绝提供帮助的话、会产生哪些社会成本(比越滟、磨不开面子、隐隐的内疚感)。
这里面的启示很明确。当你纠结着要不要开口求助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你很可能低估了对方愿意帮忙的程度。这样一来,你的工作效率或目标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I:像别人求助,之前在我看来厚脸皮,而且很容易被对方拒绝。但是在钟蔚小伙伴这个片段的时候,我就很有感触。我们高估自己被拒绝的可能性,我们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觉得请求帮忙在耽误对方时间,占用对方的资源,我们考虑的越多越不好意思去开口讲出我们的请求。但是试验中答应帮助的几率高了一半,也就是在试验中他们低估了获得帮忙的几率。现在年轻人出门很少带现金,有时候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在公交站台我被借零钱的就有很多次,很多时候问我的时候,我身上有都会借给对方,对方说微信或支付宝给我,我有时候也会直接拒绝说不要。所以我们当我们在外面遇到一些需要帮忙的问题时,可以鼓励勇气去寻求路人的帮助,其实最难的不是被拒绝,而且你鼓起勇气去问的那一瞬间。
A1:14年毕业的时候,我们去南京博览中心找工作的时候,那时候不记得是手机没电了还是什么原因,几个一起去的小伙伴都去了不同的地方投递简历,后面很多事情不记得了,唯一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有个小伙伴就可以跟不同人借到手机号给我们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联系,这让我们觉得很神奇,都问他是怎么找的人,为啥对方就很爽快的同意了。她说没什么技巧,跟人家说下情况,对方就借给我了啊。一直被我们夸她人缘好,现在想想,很多是我们自己在犹豫就不知不觉错过了很多时间,当面前来一个人的时候,在想这个男生脸上都没笑容会不会很难沟通,这个人一看就可能不借给我,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在内心的说服自己不要去麻烦别人的借口。当自己真走出去跟人家借的时候,对方也愿意借手机给我用一下。
A2:很早之前,早上上班换了包没带公交卡也没带零钱,没办法上班,为了不迟到,只能鼓起勇气去问身边的人说,可以借我一块钱吗?我没带公交卡和零钱,对方很快的从包里拿出来给我,我说要微信给她,他就说不要了,那天的早上我的心情一直非常好,这个不是钱来计算的,是你帮助了我,解决了我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我会记住很久,所以当我们经常想想,我只是一个很小的行动,但是为对方带来的确是大于我们付出的价值,我觉得很有意义。所以当身边有人借钱或者换硬币的时候,我都会给予帮忙。(但是当别人借手机或者捐款的时候,现在骗子太多,风险有点大,所以又有点犹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