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忘记祭奠那个我最爱的人了,你在那边还好吗?最近经常能感受到你在我的身边陪着我……
那天,看到群里布置的“让写那个我爱的人”的半命题作文,天国里的妈妈如闪电一般浮现在我的脑海。瞬间,一股心流直冲脑门,全身热血贲张如同火山爆发,心脏如触电一般砰砰地狂飙,灵魂出壳一般,我在书桌前呆若木鸡,半天没回过神来。妈妈,您是在呼唤女儿吗?
8月30日的傍晚,我在厨房的洗手池前择菜。伴着淅淅沥沥的水流声,在略有点昏黄的光影中,右眼视野下方似乎出现一个朦胧的影像。定睛一看,却是用来盛凉白开的铁艺茶壶,那最经典的圆肚造型,简炼流畅的把手,一眼到底、黑色无华的外表,就那么一动不动地立着,如平日一样静若处子。
我将视线收回,继续手头的工作。不一会儿,茶壶又成了那个我熟悉的面影,若隐若现地在朝我招手……
这种幻觉出现了两次,一次比一次清晰,渐渐地,茶壶变幻成母亲那张面若玉盘的笑脸,安详地望着我。啊,啊!我心里不由自主地一阵阵发颤,再一眨眼,又看到了那个守口如瓶的茶壶。
妈妈,对不起!今天是中元节,都怪女儿忘记了这个跟您对话的特殊日子!
就在前天晚上,我看着空中皎洁的下弦月,还计算了一下时间,大概是农历13日了,但当时怎么就没反应过来,再过两天就是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了呢?
生前,你就如这朴实敦厚的茶壸一样,端庄矜持,深情静默,今天,您是要借它来托付对我们的思念吗?
放心,妈妈,我们都好好的!
老爸马上快87了,每天依然食量不减、健步如飞,笔耕不辍;弟弟在大洋彼岸也过得挺好的,您生前没出过国,但如今您早已远渡重洋,随时都在守护着您最惦记的儿子。您还有一个未曾见过面的外孙女,已出落成大姑娘了,聪明又健康。您在那边,没有了病痛,希望您也一定要每天都好好的!
“你一个人在外,一定要好好的!”这是妈妈在人世间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那一段母亲垂危住院的最艰难岁月里,还没有今天的高铁,远在异地的我和弟弟,一周一次轮流奔波于铁路上,周五下班就疯狂赶火车,往往是脚一粘上火车地板,列车就开动了,周日则赶最后一趟返回工作城市的过路车,早上一到站,脸都不洗地就去上班。来来回回的火车能赶上就不错了,哪管它有票没票,蓬头垢面。
久卧病榻的母亲,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沉默寡语,很少能直接对话了。只有在我们姐弟俩轮番归来的时候,脸上和眼里才焕发出强撑出来的柔和的光和亮,仿佛从那遥远的天国映射过来的。
每每抚摸着妈妈虚弱瘦削的双手,我们的心在滴血。我们深深明白,但谁也不敢率先捅破,这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儿,很难创造奇迹,正在离我们一步一步地远去。看一眼少一眼,亲爱的妈妈,就让我们以这样一种无用无力的方式来陪伴着您吧。
而妈妈对于我们的来回奔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还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挂在脸上。但是,妈妈,您怎么可以对自己生出这么一份责苛呢?!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人世间最无奈、最无情的事,我们姐弟俩马上就要承受了。
最后一次陪伴妈妈,是找了一个出差机会回来的。
周日忙完后,我告诉妈妈,明天周一就要去出差了,下周弟弟会回来,我再下周回来。妈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出差途中,我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妈妈用尽全力、口齿清楚地叮嘱了这句:“你一个人在外,一定要好好的!”这里面饱蘸着妈妈多少的牵挂、不舍和期待呀!这是母命,不能违。这是坚强的母亲下达的坚定的命令,也是留给我坚韧的爱,更是母爱给我最深沉最厚重庇护!
20多年来,这句话深深地安驻在我的心田,天大的事情,都不能让我敢辜负母亲的谆谆教诲。
1998年的冬至,在那个老人和病人最怕过、最难过的节气,那个我最爱的人,妈妈,究没能拗得过命运的安排,在说完那句完整的话的第7天,永远地离开了她爱的和爱她的我们。
那一刻,妈妈只差几天就迈入60岁的门坎。她辛苦了一辈子,和爸爸一起在单位上刚分的新房,还没装修好,她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
而妈妈离开时,我们姐弟俩都不在身边。
再过两个多月,没有“妈妈”可唤的日子,一晃就25年了。
妈妈,世上我最爱的那个人,您一个人在那边,也一定要好好的!
文/雁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