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再多,在精,在通,在用
最近几天,利用泡脚、疏通经络之际,观看国史演义中由张宏杰老师讲解的《不可复制的曾国藩》。从幼时读书,被认为资质普通,甚至背书时气恼了梁上君子,反复背诵没有记住,而梁上君子流利背诵,被戏谑:这资质还要考功名。其不知,曾国藩读书不仅在于记住,还要明其道理,知其内涵,融会贯通的扎实读书法。也正是这种不求数量,而求质量的读书法,在考取功名的路上,突显优势,接连的考场上,不仅榜上有名,且成绩优异而被提拔。这种读书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就不会出现,读书之后,书还是书,我还是我的状态。
修身是基础,是生命走向的源泉
37岁官至二品的曾国藩,开始反思自己的品性修养,立志做圣人。经过反思,制定三戒,即戒言、戒色、戒烟。他认为自己虚伪、傲慢、言语浮躁需要谨言;听说朋友取的妾非常漂亮,也要亲自目睹,以证真伪,色心迷惑非圣人所为,必须慎行慎独。每日食烟成瘾,非圣人所为,必须戒掉。为了三戒,开始了修身日记,记录每日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并让朋友监督指正,以此达到内圣外王。
乱世仕途,洁身自好
尽管曾国藩一心为国,清廉为公,却因秉性正直,特性独立,而得罪群臣。又因直言上誎,冒犯自卑心极强的咸丰。因此,仕途路上即有群臣的排挤、陷害,又不得皇帝的信任,最后落到乱时招来,平稳弃之。在家为父守孝期间,他终于明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哲理。当太平天国再次起义,咸丰传旨请他出山时,他及时赴任,平定战乱。他的以柔克刚做法,得到皇帝的信任,被委任两江总督。同时,也改善了群臣的关系。不再一味的做清廉,对于富裕的部门行贿,他也笑纳,留做小金库,用于进京打点等公务活动。在他离任时,小金库的1万多白银,让儿子以无名的方式捐赠。他告诉儿子:做内在的清廉,不要引起他人的不安。
内心的风范才是最好的风水
晚年,他的朋友看其身体状况不好,替他在湖南老家选了一块风水绝佳的墓地,他却推掉,只因虽然自家可以世代辈出,却影响家乡父老的前程。于是,又让朋友另选他处。如今,曾家后代仍是人才辈出。
学识太浅,对国学理解仅限表层,却让内心较往日平静,思绪也跟着勤勉起来。终于明白,总书记提倡的文化自信意义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15197/a5ccb5f63091caa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