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以写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领。文人读四书五经,格物致知,科举却落在写作上,文章成了学问高下的试金石,成了入仕为官的敲门砖。浩浩千载,朝野之上,皆是能做文章的高手。
而现在这一悠久写作传统,正逐渐被淡化。学校教育中,与英语及数理化相比,语文成了最受忽略的学科,仿佛身为中国人,语文除了识文断字,其他便可无师自通。我想中国优秀的写作传统,必然有着其秘密的功用,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是要想恢复写作传统,便要把这不可道之言,逐条揭露。以下为几点浅见:
无用之用
世间事物都为实用与美观的结合,艺术品的美,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给人以向上、前进的动力。写作的此时此刻就是一切,就是欢乐与意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己时”,写作如一瓢饮,盛放着躁动不安的内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是少年眼中爱情的美好。
写文章源于人类内心的需求。世间有用的事情太多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一刻我们只为内心。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中华民族大量文字美感,沉淀为民族记忆,一代一代,传承不息。
修身
写作是人类给自己发明的大时间周期的最小行动。人类是更喜欢追寻休闲、享乐、抽大烟,而非自律、进学、成长。写作帮助我们自省,将记忆外部化,记录人生各阶段自己的样子,见证我们的成长。时间划过,我依然在。
曾国藩自承庸人,三十岁开悟,以写作践行为修身之法。制订修身十二法,一主敬、二静坐、三早起、四读书不二、五议史、六谨言、七养气、八保身、九日知其所亡、十月无忘其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循序践行,文品和人品达到统一,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文心》里说:“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学习文字。”是指要将知识的学习与自我的实践相结合。“文如其人”,一个能写出细密文字的人,必定也拥有细密的性格。有志于写作的人,也应该努力于自己的修养。反过来,写作也是自我修炼的途径。
安身立命
人的大脑会误以为记住了就是知道了,知道了就能运用了。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笔下生涩,不能豁然于口,怎么能了然于胸。你是否还记得一周前、一个月前、一年前甚至几年前读过的书么?大致内容是什么?重要的观点是什么?论证的证据呢?
问及此,不定问出多少心虚的读书人来。或有人解释道,读书多为消遣,并不为记忆与功用。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记忆力有限,读一本忘一本,是平常事。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需要文字来帮助大脑记忆外部化。
身体不是认知的外衣,而是认知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硅谷创业教父 Paul Graham 在 《如何写作》开篇写道:
写作不仅交流想法,更催生想法。但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能意识到好的写作竟如此重要。如果你不善写作,也不爱写作,那么,你在余生将与贫瘠思想为伍,错过经由写作带来的新世界。
写作可以继承和创作,读古人书,读他人书,丰富思想,这些思想碎片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交汇、整合然后创造,见到了焕然一新的自己。
打开格局
大量的读书是写作的必经之路。如果你起点不高,手里的资源有限,读书与写作是提高我们的格局最好办法。一本一本,踏踏实实积累,到某一刻,知识突破临界值,自成一片天地。
对你来说写一篇笔记或一篇文章很难,那么可以从写作的最小行动“卡片”入手。
最小行动
如果说写作就是人类大时间周期的最小行动,卡片就是写作的最小行动。卡片是组成知识的最小单元,也是组成文章的最小结构。写一篇文章的创作难度极大,可写一张卡片的难度就小多了,随时随地,记录读书所得,捕捉住大脑闪现的灵感。
好的作家善于利用卡片进行创作,纳博科夫、钱钟书,他们利用卡片,写读书笔记,记录思想碎片,寻找证据,又善于拼接卡片,构成一篇篇,知识密度大,奇思妙想迸发的文章。
通过拼接卡片写文章,增加作者远距离联想,卡片写着写着,你会发现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印证。不相关的两张卡片,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感觉。
写卡片,可写
- 人名卡,从人出生的年代,擅长的领域,主要思想贡献
- 术语卡,某个概念的一手出处
- 反常识卡,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 行动卡,指导、促发个人行动
- 技巧卡
- 金句卡
- 任意卡,你可以收集性感的句子
好的作者由卡片创作起,用一张张浓缩知识密度的卡片,拼接成一篇篇文章。
卡片的作用,是最小行动,避免行为瘫痪,做笔记,捕捉灵感。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几年后蔚为大观,避免了“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诅咒。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是对美感和审美艺术的训练。韩愈说,气盛则文辞皆宜。韩文如海,苏文如潮。后有曾国藩与毛泽东继承其磅礴文风。文养气,诗洗心,写作可安身立命,可经世致用,可成一家学问,写作更是自我修炼的不二法门。
愿你我挥毫泼墨,自由书写,共勉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