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的教学工作是繁琐的,之前线上学习的检测,近段新课的学习,老师们都忙的不亦乐乎!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郾城二实小的老师们依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如期举行。
在赛课活动中,青年教师那一张张自信的脸庞,一页页精美的课件,流畅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饱满的精神状态,都让我感到了压力……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由于疫情期间刚刚读过王荣生的《阅读教学教什么》,近期又在读他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所以比较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听每一节课,我总在观察、思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突出?教师有没有很好的做一个引导者?下面,我依三位美女老师的课,说一说我对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的认识。
王老师讲的一年级的《小猴子下山》,这节课,王老师把“的”字词语的学习与运用、动词的运用作为教学重点。王老师教态亲切自然,除了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积极回答,还让学生参与板书、做动作理解词语,这些教学环节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形容( )的玉米,( )的桃子……的时候,老师直接让孩子在文中找( )的玉米、( )的桃子,并且直接把词语写在了黑板上。当时我想,如果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然后再从书中画出来,这样是不是扩散了学生的思维,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重点得到更好的落实?
朱老师讲的是《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节群文阅读课。主要学习写景文章怎么按一定的顺序描写。老师恰当引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了好看的游览双龙洞顺序的板书。老师看懂了,明白了。学生又有多少明白的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亲自画一画,学生对游览顺序和溪流方向会不会更清楚?让学生再画一画《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的游览顺序,学生会不会对游记的游览顺序理解、记忆的更深。
李老师讲的《短诗三首》。当我知道李老师讲现代诗的时候,我被她的勇气所折服,在我的脑海里,现代诗不好讲。李老师这节课开头设计巧妙、有趣。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顺势而为,教学目标轻松达成。课后我想,老师开篇出示苏轼的、冰心的诗,如果让孩子多读一读或听一听,多个感官感受诗词的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生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会更清晰的凸现。
这是我的一些浅薄认识,说的不当之处,敬请见谅。因为读王荣生教授的书,让我不由得反思:课堂教学是为了什么?不用怀疑,就是为了学生这一主体能得到发展、得到成长,学情是起点,目标是终点。我们老师的作用就是领着孩子们来一次成长跳跃。
很喜欢钱理群先生的一段话:牵着中小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那些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之后,自己就悄悄地离开了。让他们那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的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就为这个瞬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无怨无悔的啊!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