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学后记

作者: 林华乐平六小 | 来源:发表于2022-04-29 12:28 被阅读0次

《角的认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是本节课的难点。在上课前,我反复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猜测到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角的边越长角越大。2.角的张口越大角越大。本节课探索突破重点和难点: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

学生剪下的附页3,让学生先观察感知哪个角大,班上有两种答案,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动手操作比一比。班上会出现正确和不正确的两种比法,要展示正确的比法,指导学生比较得出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这时再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张口试一试,再用自己的食指和中指张口比一比,感受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

二、注重学生实践操作,从操作中成像。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都首先是在对现象感受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所以在比较两块不同三角板角大小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大三角板与他们的小三角板同一个角的大小,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老师三角板大,他们的小,为了证实结论,我拿三角板与他们一一比大小,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发现这两个角其实是一样大的,再让学生拿出活动角,不同长短的活动角,都可以张口成和三角板同样大的角,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概念,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几何图形的教学,离不开实际操作,学生通过操作获取的结论远比老师告知理解深刻,运用自如。

相关文章

  • 《角的认识》教学后记

    《角的认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

  • 认识角教学反思

    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活动,找一找,(找生活中的角...

  •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

  • 《认识角》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认识角”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认一认、比一比等活动...

  •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触摸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这正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典型体现,这一教学内容是...

  •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经历──体验──探索”这一过程目标。现代数学教学应致力于注意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的数学情感...

  • 【菊言菊语】跟着吴老师学写教后记和观课记(三)

    在这一章里吴老师用四小节阐释他对教后记和观课记的认识。 教后记 教后记也就是教学反思。无论是专家、...

  • 如何写教学后记

    要写好教学后记,首先应明确教学后记应记录哪些内容,教学后记的内容是教学实践的反思、评价、总结。 1.记下成功...

  • 【第16次作业】《角的初步认识—单元知识点整理》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表面都有角!角的初步认识分为四部分进行教学!1、认识角。认识生活中的角;...

  • 【听课记】《认识角》,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

    【教学内容】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学习目标】 1.在指角、找角、 创造角、 画角、标角等活动中直观认识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角的认识》教学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wd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