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nser有一篇文章叫《我身边离开体制内的人,没一个后悔的》,作为原来在体制外,结婚后为了进入体制内的我,想说几句。
体制内的人,不会轻易离开,毕竟混进体制内,图的就是一个稳定,面对出去后的巨大不确定性,不是谁都敢下这个决定。
我也不敢。我不敢不但是因为出去了有可能会失去工作,没有收入,上有老下有小房贷压身,还因为外面老板相对于公家更爱压榨我的时间,使我没空陪伴教育孩子,我以前在外面深有体会,那时候就牺牲时间多赚点钱。现在则要时间,只好少赚点。如果出去创业,时间可能就更少了。
我所认识的体制内出去的,基本上等孩子大了,上了大学了,才会出来。我科室的同事,就是女儿考上大学后走的。几年后,我问他外面怎样,后悔吗。他说外面更累些,钱多些,人际关系简单些。
大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八九年代,“下海”成为一个热词,可以想象,体制内的待遇不会太好,王石、任正非都是那时候走出体制内,创立各自的公司。现在,你可能更难听到这样的故事,听到的都是“清北硕博竞争城管岗位”之类的新闻。
倒有一个特例,大批前央视主持人出来创业了,不过他们都是做自媒体、知识付费类的。他们都是来吃互联网这波红利的。
“下海”也是个时代的产物,那时候市场经济开始不久,大量有创业冒险基因的人禁锢在体制内,又需要体制内的人脉,比如要获得贷款等。现在则不一样了,张一鸣、王兴们大学毕业,直接创业,拿风投的钱。
为啥想出去?要么想赚钱,要么看到机会,很少因为不满的,一般不满的只是口头抱怨,他们才不想失去安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