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0-1-12-1
【原文】入大庙,每事问。
【白话】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一件事情都要问。
【思考之一】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您从中体会到圣人的哪些功德?
“太庙”即周公之庙,采用的是天子礼仪,布置得非常神圣庄严。“每事问”,太庙中或祭器,或祭品、祭礼、乐等事,每问之。《论语正义》曰:“鲁祭太庙,用四代礼乐,多不经见,故夫子每事问之,以示审慎。”《论语注疏》曰:“此明孔子因助祭入太庙庙中,礼仪祭器虽知之,犹每事复问,慎之至也。”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李炳南先生说:“入太庙,不但尊敬祖先,连庙中的祭器亦须尊敬。各种器物所置之处,皆有定位,不容错误,否则失敬,不能感格祖先之神。”“是记孔子事事认真,处处恭敬。”
朱文津老师说:“入”字,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动性,有进入的意愿;二是力量感,一把利器能射入或嵌入别的物体,是要用力的。如果没有入的意愿,只是随大流,或被动的工作需要,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就不是入;所以也不会用力,而是轻轻松松、马马虎虎、敷衍应付,结果只能是入不了,也不可能由外入内,从外行转成内行。
对于生长在周公的封国,从小接受周礼的熏陶,刻骨铭心地想要恢复周礼的夫子来讲,入太庙就是去朝圣,去效学,每一次面见周公,都希求得到周公的加持和护佑,都是一个小学生的角色。所以面对太庙里的每个工作人员、每件事情乃至每个器皿,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是兴趣盎然,充满了恭敬、虔诚、渴望。
我们通常以为,不懂才问。《八佾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作为精通礼的专家,经常去太庙,祭礼闭着眼睛都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夫子的回答是:“是礼也。”每事问,是礼。礼的核心在于敬。《礼记·曲礼》开篇即言“毋不敬。”《孝经》中也说“礼者,敬而已矣。”
礼,离不开人,离开了人,也就谈不上礼。而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和谐的沟通,而要进入别人的内心,必须通过“问”这把钥匙,所以要“入”,必定要“问”。
问,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人离不开人,人与人之间离不开问。亲人之间,问寒问暖;师生之间,问长问短;邻里之间,问东问西;几乎没人离得开问。善问的人,一定善于沟通!问,是对别人的一种恭敬。不问,对别人是一种压迫;善问,才是心灵的解放。善问的人,一定能够营造和谐的环境!问,是克己复礼。我们的习性总是无原则地相信自己,所以每事不问、不想问、也不屑问,遇到一些不懂的、无知的,甚至一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我们也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行事,最后连犯了法都不知道。而每事问、虚心地请教别人,恰好对治了这个毛病,凡事克己复礼,依照着礼法的要求去做,这正是礼的精神所在。而这方面颜回是典范,曾子赞叹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以颜回之博学多能,尚且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问,何况是我们呢?善问的人,一定能够得到良师益友的引导,生命不断向上!
问,也是代人着想。一般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思惟不严密,做事难免考虑不周,所以非常需要一个有经验的过来之人指导。依赖于指导者手把手的引导,启发思维,反复练习,才能领悟理解。所以每事问,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不但懂事相,而且懂人心,懂得怎么引导一颗心。善问的人,一定善教,能够巧妙地利益他人!
夫子入太庙,每事问,正是以人为本、恭敬他人、尊重他人、克己复礼、代人着想、因材施教的最好的交流和沟通,这正是一个真正知礼、懂礼的人才有的表现,是一种克己复礼、对人对事的根本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后人好好效学的地方。
【思考之二】生活中的需要“每事问”吗?为什么?如何问?
夫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而要真正了解别人、走进他人的内心,别无他法,只有通过询问,而且是耐心地询问、反复地确认才行。我们有幸组织一个家庭,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有幸成为朋友同事,经常欢聚来往;有幸成为街坊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都希望理解别人,也得到别人的理解,而这个起点,就在于自己能不能先开口,每事问。
只有每事问,才能能及时洞察家人和身边所有人的细微变化,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而且能够透过不断地询问、确认,不但找到共同的所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能够逐步走进对方的内心,真正地认识彼此,“知己知彼”,这个时候,必然是家和万事兴、国和天下平。我们的仁心、智慧也才能日趋圆满,这大概就是“入太庙,每事问”“是礼也”的根本意趣所在。
“每事问”要想收到效果,就要做到三点:首先要有诚意。放下自我,真心请教,如果没有诚意,高高在上、态度傲慢,对方未必理你;其次内容明确。能够让对方听懂,如果对方连问话都没听懂,当然也谈不上回答;第三善于倾听。对方即使有回答,如果只是执取自己想要的答案,就会一叶障目,对方的话未必能听进来。
感恩圣人教言,真的是字字珠玑,悲心切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