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晓雪与大强的女儿出生了,妇产科同天出生的十来个新生儿大多是男孩。
病房里四个产妇,除了晓雪,其他三个产妇生的也是儿子。
不大的病房人满为患,陪护家属们不约而同地安慰着晓雪和大强。
一个说:“生女儿才好呢,女儿是贴心小棉袄。”
另一个说:“生儿子生的是名气,生女儿生的是福气。”
还有人附和着说:“就是就是,一看你们两夫妻就是有福的人,以后你们就等着享清福吧!”
其实,晓雪与大强并不介意生男生女的问题,但还是被她们的话暖到了,心里的甜差点儿溢到脸面上,还好他们的克制力很强,在极为和掩饰之下,心底的那股甜才被及时压住。
既然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他们就给女儿取名为棉棉。
只是,他们的小棉袄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暖。
几个月大时,小棉棉养成了挑人的习惯。妈妈、姥姥、奶奶、阿姨、姑姑们抱着,她一声不吭,还能愉快地玩耍、互动。爸爸、爷爷、姥爷、叔叔、舅舅们一接过来,她就哼哼叽叽,有时还撇着小嘴哭几声。一来二去的,大家就发现了,小棉棉对异性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抗拒。
别人只当笑话调侃一下小棉棉独特的癖好,大强的心可就碎了一地。不是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嘛,怎么到他这就成了小仇人呢。
晓雪也有些担心,女儿不愿意让爸爸抱,这可不是好事情。在后面的日子里,晓雪总是有意安排父女俩多接触。
慢慢地,棉棉面上不再排斥爸爸,但会讲话以后,对大强说的最多的话是:“不要爸爸了!”哪怕是其他人惹到她,她也不加思索地送上这句话。
大强心想,他女儿不是小棉袄,而是钢筋水泥,一不小心就被砸得遍体鳞伤。
棉棉一天天长大了,仍然不爱与爸爸亲近。
小学、初中、高中,棉棉读了十二年寒窗,大强也陪着十二年苦读,每天接每天送,风雨无阻,总算把女儿送进了大学。
在外省上大学的棉棉是典型的高冷性格,没事不给家里打电话,即便有事,也只找妈妈。
晓雪倒不觉得什么,女儿不爱打电话,她就打给女儿。
大强就不一样了,总是叨念着女儿,担心她吃不好睡不好,他经常给她打视频电话,就想看看她是不是瘦了,可女儿每次都把视频切换成语音,而且说不了两句就挂了。他的女儿不是水,也不是棉袄,而是铜墙铁壁。他一如既往地郁闷着。
五月十六日,大强收到了快递,打开一看,是剃须刀,而且是他一直嫌贵,不舍得给自己买的那个品牌,包裹里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娟秀的几个字:父亲节快乐!
这一刻,大强想哭,这是他收到的第一份父亲节礼物,是他的小棉袄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