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资料馆看了《我这一辈子》
几天前看到这部电影的排片时特别激动
因为很喜欢石挥老师
看的他第一部电影也正是《我这一辈子》
第一次最多是怀着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初衷在网络上看的
石挥老师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挺触动的
从60多岁的老乞丐
一下转变成了22岁的愁苦小青年
后面越看越觉得他的演技自然、流畅、出众
丝毫没有夸张和程式感
无论对戏演员的表演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出戏、不自然
甚至说错和重复台词
他都能用没有痕迹的表演把观者拉回到故事和情境里
仿佛不是在看表演
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观察一个活生生的身边人
第一次在电脑上看这部电影时
看完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只是其次
最打动我的是石挥老师的表演魅力
回想几个印象特别深的片段
忍不住用手机对着屏幕拍了一个发着蓝光的10s小视频
这个最喜爱之一的片段真的可以说是看了无数遍:
主人公“我”的工资从六块大洋涨到了七块
带着女儿大妞去天桥买了半斤肉
又买半颗白菜回去吃炸酱面
这个片段跟白菜店老板的闲谈
饰演老板的演员可能台词不熟或紧张
重复了几个字问“你家里的身体怎么样了”
“我”抬头说还内样
然后加了一个类似语气词的虚词“啊”
让人觉得特别贴近生活
然后老板问“海福呢”
(海福是“我”的儿子)
“我”说这小子转眼都五岁了,他妈的天天又混又横
说这句台词时手还向掌柜的方向伸了一下
表现出儿子淘的厉害和自己的无奈
“他妈的”三个字也不是脏话和抱怨
自然地也成了一个辅助语气的词
整句话虽然字面没一个褒义词
却通过表情和动作把一个父亲对自家儿子的疼爱表现的平常但真切
后来看《电影传奇》讲《我这一辈子》
节目最后恰好也放了这个片段
结合石挥老师的真实人生境遇
竟瞬间泪目……
(昨天是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石挥老前辈的表演和作品。深切怀念这位才华横溢的、特别值得尊敬的的艺术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05666/ca8edb1bd5d316d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