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笔记会包含以下内容:
- 本书的主题:探讨培养高尚品格的方法
- 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号召人们更多的追求悼词美德(品格),而非一味追求简历美德(所谓的成功)
- 分析作者的写作方式:道德式教育➕人物传记的写作方式。
- 一个我不同意的观点:马歇尔错失诺曼底登陆指挥权的思考
- 品格培养这事儿离我远吗?
其实不远,书中伟人,都是常人,因为跟自身缺陷抗争而变得不凡,他们当初的处境,和我们并无二致。 - 我在本书最大的收获:自律。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可选阅最末部分马歇尔的故事
作者戴维·布鲁克斯
布鲁克斯看书的时候,总觉得作者应该是个很牛的人物,不过我对老美的名人不是很清晰,所以没把作者当回事。
直到看到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是一个著名杂志专栏作家,我的工作就是对自己的观点自吹自擂,甚至装出一幅无比自信的样子。
这勾起了好奇心,于是搜了一下作者,惊讶地发现
戴维布鲁克斯是《纽约时报》,特别收欢迎的专栏作家。之前还出过一本畅销书《社会动物》,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曾蝉联畅销书榜20周。 这本《品格之路》是16年美国的畅销书。 而戴维布鲁克斯本人,也被誉为“重建美国道德坐标”之人。
《品格之路》主要在讲什么
书图探讨培养高尚品格的方法。
通过展现几个伟人的成长之路,并揭示出他们是如何感知自己局限,如何内心挣扎,最后铸造高尚品格的
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
两个问题
-
证明悼词美德比简历美德更值得追求
-
为什么追求幸福不应该是首要目的
悼词美德vs简历美德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个新名词,悼词美德和简历美德。
什么事简历美德呢
简历美德存在于外部世界,追求的是财富、荣誉和地位。
比如我们谈论朋友张三时,如是说:
**老张混的不错哦,买了两套房子,现在开的是宝马,在公司已经做到部门经理了。
如此的评价方式,就是重视简历美德的思路。
而悼词美德则是
存在于我们的内心,追求的是友善、勇敢和同理心。
比如我们谈论李四时,如是说:
**老李这人,挺实诚的,对家庭很负责,老婆孩子都照顾得很周到。 而且多热心,周围邻居有啥事都找他帮过忙。 **
诸如这样的评价方式,则是重视悼词美德的思路。
-
悼词美德,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的追悼会上,人们会如何盖棺定论地评价这个人。
-
简历美德,则是那些可以填写在简历上的优点,是社会,职场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而我们当下的社会风气,都太过于追求简历美德,而忽视悼词美德了。
写推荐序的徐锦江,提到一个老友X,小时候X喜欢打篮球,打完球后酣畅淋漓,既满足又快活。 X把这种快乐告诉自己的父亲,父亲充满期待地对他说
打篮球是个不错的爱好,不过,现在会打篮球的太多了,这样你就显不出来了,网球不错……
X听后,感觉一股怒气堵在了心口,却又无处发泄,而这位老友X,现在已两鬓花白,那份无声的愤怒竟还未散去,反而郁结在胸。
在他父亲的价值体系中,运动不是为了获得快乐,而是在简历上增加一项特长。
为什么人生的首要追求不是幸福而是品格?
一个人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答:追求高尚品格
一个人不是应当追求幸福的人生吗?
答: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不过它也是必然结果
如何才能培养高尚品格呢?
答:高尚品格,始于谦逊,始于人们对自身缺点有深刻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自己天性中的缺陷,和自己缺陷的抗争,就是品格之路。
这本书的写法是怎样的?
关于品格培养这种空泛的道理,其实很难写,但是被戴维布鲁克斯写出来,就觉得深刻而又引人沉思。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在语言内容上,采用了大量的道德分析。 布鲁克斯出这本书的初衷本来是觉得自己作为专栏作家,经常自吹自擂,希望自己能做一些真正品格改变,“希望通过创作这本书来拯救自己的灵魂”。 有时候,读文章时,会有种劝世良言的文风。
其次,在编排上,很有考究。
-
第一章,大力诠释人性曲木说,为全书垫下基调——人需要跟自己缺陷做抗争。人性曲木说,用我的俗话讲就是人天生不是一根直树,而是歪脖树,需要自我矫正。知道天性有缺点,应谦逊。同时告诫我们应该在跟缺点地对抗中,培育美德。
-
接下来7章,描写了7个伟大人物的传记,再加上浓厚的道德教育篇幅构成。 这七个人,有男有女,有白人黑人,教徒和非教徒,甚至同性恋者。他们都不完美,但清楚自己的缺点,而且一生在跟自己的缺点抗争。而他们的成就也都是因为这些后天养成的品格带来的。
-
最末章,对这7个人的品格进行了概括分析,以及在当代社会打磨这些品格遇到的难处。 大我文化是当代品格培养的共性阻力。
书中我唯一不同意的地方:放弃争取。
书中提到的人物,我几乎都是支持甚至膜拜他们的行为的。直到看到第五章一个小节——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无冕之王,我第一次写下了“我不同意这点”的笔记注释。
本章是记录乔治·马歇尔的事迹的,马歇尔是一个终生自律的君子。
不过,小时候,却是不折不扣的破罐子破摔型的男孩,成绩差,到处调皮,还抓青蛙放进妹妹被窝,父亲对他很失望。
马歇尔最喜欢他的哥哥,斯图尔特,他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就读。 马歇尔出于对哥哥的崇拜,也想去弗吉尼亚就读。
于是马歇尔请求家人同意他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但无意中,马歇尔听到哥哥对母亲的谈话,斯图尔特竭力劝说母亲,不要同意马歇尔去那所学院,因为这会让整个家族蒙羞。
这件事让马歇尔备受震动,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越斯图尔特,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狂妄。 马歇尔自己也回忆道,自己对成功的渴望,很多源于那次哥哥的刺激。
好在马歇尔有个无条件爱他的母亲,为了让他上大学,母亲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不动产,一块位于尤宁敦市的地。 之后马歇尔明白一个道理:他的天赋不足以支撑他走向成功,要想有所发展,只有依靠后天磨练,坚持和自律
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后,马歇尔近乎偏执地,执行军队的纪律和吸收军队文化。
学院崇尚英雄文化和骑士文化,如美国内战英雄“石墙”杰克逊将军,还有南方联盟的罗伯特·E·李将军,都是学院推崇的榜样。
当时的社会其实正流行“嘲讽英雄”文化,就像我们今天会拿圣人老子、孔子各种开涮一样,但在弗吉尼亚学院的生活却帮助马歇尔在心目中树立了神圣不可侵犯的英雄榜样,也帮助他养成了制度化的自律习惯。
1902年,马歇尔加入美国陆军,一直矜矜业业地做助手,参谋等幕后工作,他的很多上级为了留住马歇尔不惜阻止他的晋升。
37年后,即1938年,经罗斯福钦点为陆军总参谋长,他的才华才开始显山露水。
马歇尔
二战刚开始,马歇尔深知自己应毫不留情地赶走不称职的人,于是残忍地淘汰了好几百名军官。
他对战争形势的了解,让记者们非常喜欢,1944年一次新闻发布会,他没带一份文件,让每个记者问一个问题,讲战争的局势,目标甚至技术细节讲得异常清楚。
各大报纸都赞颂这位参谋长,马歇尔在这段时间里赢得了令人羡慕的名声。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马歇尔时刻,出现了
盟军在1943年,准备实施进入法国的“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的总司令人选尚未确定。 马歇尔希望出任这一职位,这注定会是一次名垂青史的军事行动。
当时盟军的另外两个领导人,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主席斯大林都明确地希望马歇尔能得到这份差事,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清楚只要马歇尔开口自己只能同意,甚至罗斯福在北非战场时,对艾森豪威尔说
你我都知道战争最后几年担任参谋长的是谁,但别人并不知道……我不希望50年后没人知道乔治·马歇尔是谁,这次我希望乔治任指挥官,他有资格作为一名伟大将军,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D day
只是罗斯福,比较谨慎,他认为,对于一支即将取胜的队伍而言,更应小心行事,他担心参谋长马歇尔没在身边,白宫的军事大局出纰漏。
于是,罗斯福派人询问马歇尔的意向,马歇尔坚称“他服从总统的任何决定”,不表达自己的任何倾向。
直到,1943年12月6日,罗斯福请马歇尔到办公室, 问马歇尔是否想出任总司令,如果马歇尔点头,这件事就会确定下来。 但马歇尔不希望自己影响总统的决定,他请总统选择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选,而且一再拒绝在这个问题上的倾向性
罗斯福看着马歇尔说到
是这样的,如果你离开华盛顿,我觉得我以后都无法安然入睡…… 就让艾森豪威尔去吧!
丘吉尔得知消息后,给马歇尔的私人信件里写道:
这些伟大的军队是你创建和组织的,并受到了你的鼓舞,遗憾的是,指挥他们的机会却没有落到你头上。
诺曼底登陆
看到这里,我唏嘘了一口气,我敬佩马歇尔为他人考虑的人格,但也为他那种不愿为自己争取机会的做法,而惋惜。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一直都欣赏那些愿意主动争取机会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安排。 懂得说yes,和懂得说no,一样重要。
不过好在,命运并没亏待马歇尔,
-
几年后他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试图调停国共内战。
在延安
周恩来与马歇尔
- 之后出任国务卿,他制定了大名鼎鼎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坚称这计划叫做欧洲复兴计划,但历史欠马歇尔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可算是补上了,马歇尔计划让所有学历史的人都知道了这位美国伟人的存在。 至少初中时,我对马歇尔的印象可远大过艾森豪威尔。 马歇尔计划出台
-
1953年,马歇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和平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