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重疾险旧规新规交替之际搭上了这趟末班车,没想到自己也跟着凑了回热闹。因为旧规重疾险临近退市这几天,销售之火爆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凡尔赛风扑面而来保险意识其实很早就有,但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才投保呢?就因为之前个人对保险的认知上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首先感谢007,让我能够有幸读到了曾献生战友的文章。
感谢曾战友,通过战友的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保险的专业知识,也让我知道了有一家叫做明亚的专业保险经纪公司。这次投保曾战友也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帮助,再次感谢战友!
战友曾经有一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张把家庭财务管理比做足球场上运动员的图片,非常的形象和生动。
在足球场上,如果说股票、信托是场上的先锋,那么企业投资、房产、风险型基金就是中锋,银行贷款、国债、保守基金和储蓄险是后卫,健康险是守门员。
借用战友的图片健康险是这个家庭的守门员,也是这个家庭财务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文章对我触动非常大,这也促使我下定决心为这个家庭增加一份保障。
回首购买挑选购买保险的这段时间,自己也做了大量的功课,咨询了许多业内的朋友,也明白了曾经自己关于对保险的一些误解和偏见是多么的狭隘和无知。
这里也把我对于保险曾有的一些误区以及投保遇到的一些坑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对对于保险有需求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误区一、曾经一度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买的时候容易,理赔时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其实这句话说的也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保险为什么理赔这么难呢?
购买一款保险,首先要看保险的条款,理赔看条款,但也并不是每一款产品都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每一款保险产品可以解决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好比不同的电器,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冰箱可以保存食物,空调可以使房间里凉爽,电视可以观看节目,是一样的道理。不要想看电视节目却买了台洗衣机,回家以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需要的,这种情况在保险行业屡见不鲜。
比如你购买了一款重疾险,你感冒了要求理赔,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拒赔了。
其次是健康告知,健康告知才是理赔的关键。对于健康告知,我们不应有侥幸心理,应如实回答。
当然也有一些不良的销售或代理人。投机取巧,糊弄投保人,说不用如实告知,但最后等到理赔时我们悔之晚矣。
当然还有责任免除条款、等待期和免赔额以及定点医院检查这些都是我们投保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误区二、年轻时等有条件了或者是有钱了再去购买商业险。
年轻时努力打拼,保险?再等等,等有条件了再说。等到稍微有点儿积蓄首先第一选择买房买车,买保险?再等等,等手头再宽裕点儿再说吧。
其实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因为买保险要趁早!
因为生活中风险其实无处不在,我们谁也不知道风险,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发生。
而这些风险不可避免的会给我们带来伤害与损失。年轻时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的能力更弱,所以更要尽早购买保险运用拉高杠杆,将风险转移到保险上。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保单,年龄越小,保费越低,杠杠效应也就越高。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正常能承保的都是健康人群。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再想投保时。那么保险公司,不一定能够正常承保。
还会有加费承保,除外承保,免除责任,延期或是拒保的可能。
这次爱人投保百万医疗时就因为之前做过手术,所以就这项就只能除外投保了。趁个人身体健康时投保,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买保险要趁早。
误区四、购买保险应该找朋友或熟人买。
国人都有“熟人”情结,觉得买东西跟生人打交道担心被坑,而熟人就不一样了,知根知底的说不定还能比别人更优惠。
我相信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亲戚或朋友从事保险行业,向你推销时碍于面子购买了他所推荐的保险产品。而自己却完全不知道买的这些保险是否适合自己,以后能不能用到。
这位朋友推荐给你的产品也许并不适合于你,也可能朋友在这家保险公司而其他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更适合你却不能推荐给你。
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新职工都是从身边的亲戚朋友开始入手推广。等这些资源利用完之后,也许就难再有开单的机会。当业绩为零的时候也就是说意味着要离开保险公司,而当初找其买保险的人,就得不到后续的“便捷服务”。
就像之前我哥哥的朋友在老家入职了一家合资保险公司,出于对这位朋友的信任与支持。哥哥通过这位朋友购买了一份保险,今年我有购买保险的需求,本意也想通过哥哥的朋友购买。可没成想哥哥的这位朋友已经从保险公司离职。
后来我看了哥哥的这份保单,是一份终身寿险附加了重疾条款。也就是说保障略显不足,但保费却没少交。
所以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只要他推荐的产品适合你,那就是好产品。如果不适合你,凭他吹的天花乱坠,也不要盲目去买,不然最后吃亏的是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