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系原创首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65863/ebe11c63f4ea0c7c.jpg)
秦王谓公子他
故事概要:秦昭王与公子他商议作战方针,公子他建议攻打韩国,韩国会惧怕从而割地求和。果然,秦国攻打韩国,韩国不是对手,准备将上党之地献出以求和平。
韩王派人去和驻守上党之地的守卫说让他向秦国上交地盘,驻守的人宁死不从,于是韩派出冯亭去替换此人。
在秦军的攻打下,冯亭抵抗了三十天,暗中派人去找赵王游说。
游说之词大概是说,上党是守不住了,要给秦国了,可是当地民心不想归顺秦国,更想归顺赵国,所以索性不如将十七座城市给了赵国,只有赵王才配拥有它们。
赵王大喜啊,这白来的好事,怎么能拒绝。
可是赵国也有明理之人,赵豹劝赵王,晓之以理,但是赵王不听劝,还生气。
然后赵王将此消息告诉赵胜(平原君)和赵禹,两人大喜,赵胜还说,不费一兵一卒就得那么多城池,好事啊!然后赵王派赵胜去受领土地。
赵胜到了当地封赏一番,冯亭说我不能留下接受这些封赏做不义的事,我还是回我的韩国去吧。于是回到韩国去和韩王说赵国乘机来占领了上党。韩王又和秦王说,上党被赵国占领了。
秦王一听,大怒,派白起对赵发起战争,即,长平之战。
❀❀❀
关于赵胜(平原君)这么厉害的重臣为何也支持赵王接受上党,而导致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溃败,极大地助长了秦国的气势,这中间有巧合也有必然,各种原因,这些已有人很深入地分析过。
但就说面对大便宜时的诱惑时,赵豹和赵胜明显观点不一致。
赵胜也许有他的小九九,但是,在这种时候去占上党分明就是和秦挑明了对着干,势必引来麻烦。而面对可能而来的麻烦,是否有准备好完全之策呢?事实证明并没有,长平之战还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
所以有时候失败虽有其偶然性,但仔细找找原因有些事还是可以防患未然。
读史以明智,向古人学习智慧。
欢迎简友们探讨交流~~O(∩_∩)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