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非开卷有益,百年经典你值得拥有#
众所周知,在世界各种文学奖中,还没有哪一个奖项可以和诺贝尔文学奖的知名度和权威性相比,一百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绝大部分都是卓越的杰出作家,他们的作品或者有艺术创新,或者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他们的作品堪称百年经典。
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开始评选的。依照诺贝尔生前遗嘱,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同时,他特别强调:不考虑候选人的国籍,只要完全具备资格,均应授奖。
迄今为止,除了战争时期诺贝尔文学奖停止评选,已有百余位文学巨匠的百余部著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十年浩劫之前,我国就有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像傅雷、杨绛等大师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翻译引进《约翰克里斯多夫》《大地》《雪国》等等,十年浩劫烧毁了数不清的世界文学名著。直到十年浩劫结束,恢复再版了几批世界文学名著,我们才重新看见这些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那时候年轻人都以读书为荣,一心想把特殊时期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所以就拼命的读书,这幅画当时发表在《北京晚报》上,是一代年轻人读书的缩影,我把它用在了自己那本《悦读福气》的封面。
读书是全人类最敬重的一件事情。真的,虽然没有看到黄金屋,但是读书让人活得明白。
读了《昆虫记》即便是蚂蚁爬上脚面也不会惊讶,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生命,它也许在游戏在快乐着。
读了《喧哗与骚动》知道了人与人之间该有怎样友善的关系。
读了《大地》知道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作为中国人应该脚踏实地,所以从来不会对人用那种蔑视的语气说:“你真农民”。
读了《欧也妮葛朗台》知道金钱真的是人生存的一个条件,但不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读了《夏夜里的人们》对所有开口求援的人都是有求必应,哪怕是借钱。
读了《老人与海》去福利院做义工,义无反顾。
早在1908年,这本《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近百年来大家依然在探索追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本书不像现在的心灵鸡汤腻腻歪歪,都是从一些平凡的小事告诉你生命的意义——就是为活着而活着,如果能给别人带来帮助,那就是人生的价值。
就这么简浅的道理,这么平凡的作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百年经典。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摒弃那些捧出来的畅销书,踏踏实实去读这些百年经典的理由。
读书不一定能挣钱,但它带来的是自信与明白。就是给孩子取名字都用不着花钱请那些起名大师,随意想到的一句唐诗就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
读书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最最重要一点就是遇到事情它会让你冷静。即使在重大疾病面前,想一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还有七岁就瘫痪而写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女作家,就真的没有了那些顾虑,就不惧怕死亡,不惧怕灾难,可以勇敢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小时候在三丽姐、春光哥、二哥的引导下喜欢读书,长大以后在孔祥智老师、赵慧蓉老师、王一华老师、许朝晖老师教导下还是喜欢读书,老年之后遇到艳丽、潘潘、曹院长、红斌、还有我的宝贝小小、越越、军军,他们更热爱读书,他们激励我读书。
诸多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许多都是基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改编。《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等等,纸质图书向奥斯卡奖杯证明了自身的特殊价值。热爱读书早已是人类的最佳选择。
从《我要读书》的高玉宝,到开了微信公众号的我,都有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好好读书,好好活着。
廉颇老矣,无力改变什么,尚能做的就是读书,而眼疾时时威胁着我的阅读与写作,趁,一丝光明,趁,一缕阳光,把自己这几十年的读书笔记整理出来,哪怕只是给人们提供一点点信息也是好的,有点班门弄斧,真心是为了抛砖引玉。
陪伴老年人读更多的好书,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