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常习坐禅,师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石上磨。一曰:“磨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走,打车还是打牛?"一蒙示诲如饮醍醐。
你说这则公案讲什么?先别忙着说不懂,若能参悟出这里的道理,我保证你开悟。(师父定会骂我妄言,开悟不敢保证,让你的生活好过一些,这是可以保证的)
上面的磨镜和打坐是行为层面的事,这就是驾牛车中打车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内心,从在内发生改变就像打牛,车必然前行。
有什么启示?生活中,有的人想要改变,积极地行动。学着别人健身减肥打卡,坚持了很久终于瘦下来了, 可是复胖的多。看到钱枫又胖了,他在采访中说健身太痛苦,食物太好吃,他坚持不了了。我相信他说的,我们会说天天向上中的英俊少年去哪了,汪涵没胖你怎么会胖?他自己也无数次地健身,在健身中感到痛苦,偶尔没完成任务,感到悔恨责备自己,然后报复性进食。如果你在节目中看到他进食的量,你就会知道他吃的不是身体需要,而是心理的需求。
我自己亦是如此,我的手机APP上,买了许多课程。有健身的,有写作的,有心理学的,有编程序的…每一次公众号一推出大咖的课程,我就看得热血沸腾,我点击购买的时候我觉得我进化了,我离成功就差这几节课了。后来,你知道的,我几乎没有打开学习过, 这几年陪伴我的是康震教授的《唐宋八大家》,是蒋勋的 《红楼梦》,是叶教授的《金瓶梅》, 反而这几个人的声音和故事让我走向成熟。
我没学习公号的课程,我心里非常着急,加上花了钱,我对自己更加迁怒,于是更不会去打开学习。问自己的心,我是基于什么来学习?我基于匮乏,基于我不会,学了便会成功 !于是心承受巨大的压力,行动自然受限。又因为行动不利,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失败的人,注定会被淘汰的人!又添了焦虑的情绪,简直恶性循环。
而那几个节目,我能听下来,是基于我心里对他们没有期待,我就抱着好奇心,我想知道《红楼梦》和《金梅瓶》写什么,我想知道八大家他们的人生有怎样的故事?反而这样没有特别目地的学习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你说有的人在大量的行动中确实变得更好了呀!是的,行动当然可以让人更好,那是动的人深深知道自己为何而做,并且在做得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满足。或是成就感或是幸福感,那样的好感觉足以让人坚持下去,最终看见美好的风景。
我讨论的是深陷在想行动却不能, 凭空又多了许多焦虑和不安的人,该怎么办?出路不是更多的计划,更严厉的惩罚,那都是打车,你的牛车是不会前行的。不若静静,看看自己的心,与心对对话,心里通畅了,牛便开始行动了。就像我认为没有听过那些公号课,我依然是成功的,我活着就是成功的。这些课程里面有些我还是有好奇 的,那就听听他们讲什么,如果有一两点对我的人生有帮助,那就够了。所以你看,我开始点开有些课程,开始学习了。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成绩不够理想。于是父母轮番上阵,不行,还是不爱学习,加报补习班,一个不够,两个。孩子和父母都累得没有生活的乐趣,你们最初生下孩子的时候,可没有说孩子一定要学习好,我记得你们说得可是,希望孩子快乐生活。强制孩子付出行动,也是如磨砖成镜,驾牛车却打车,一样的道理。
你说那孩子不要管了吗?没有,孩子是你的,当然要管。我希望你们在管孩子的过程中,彼此喜欢,彼此愉快,彼此加深爱的感觉。
不得不说,我的那个君子学长他够有魄力,他的孩子读书没有行动力,挨了许多骂越来越不快乐,他毅然停掉了所有课外补习班。他自己开始学习家庭教育,他尝试了解孩子的特点,开始陪伴他,陪着他阅读,而不是命令他。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他说这一切值得!当有一天,他突然醒悟,孩子跟他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个性,孩子的成长与他自己的成长必然是不同的路径,明白亲子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他一定要听我的。他说明白这些,他的内在有了空间可以容纳孩子和自己了,那些焦虑也不知所踪。
说这些话的时候,孩子正在院子里骑自行车,孩子们奋力登车,迎着阳光的背影,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