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儒家都是要修那一颗仁心的,最后儒家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成仁,而如果想要成仁的话,向内那便是成己,也就是内修,外推的话,那便是成人,成事,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王阳明提出来的知行合一,也就是将内修与外忒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你先去内修,再去外推,或者先去外推,再去内修,这两者其实是互通的,是相辅相成的,你在行的同时,也就是在成人的时候,也就证明了你已经成己了,而成己之后也自有成人,这便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那么,在王阳明悟到知行合一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又会如何继续发展?他又会遇到怎样的困与悟?
在王阳明先生39岁的时候,他离开了贵州龙场,他被升成了一个七品芝麻小官,也就当了一个县的知县,王阳明到的那个小县叫作卢玲,在王阳明上任之前,庐陵县的状况是怎样的呢?其实,在王阳明来之前,这个小县城的环境是十分的糟烂的,因为每天告状的人都很多很多,也导致很多的案子都不可以一一的解决,而且这里的贫富差距也很大,而且也十分的不好,监狱人满为患,这样的一个小县城,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可能是觉得毫无希望的了,但是其实王阳明现在做县官,其实对于他来讲是实现一个圣贤梦的途径,也就是王阳明要去见习,因为做县官其实就是一个去外推的机会,而王阳明也要抓住这个机会去改变,于是王阳明行之以礼,也依照旧制,仁心去外推,输出的主题曲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孔子孔子之前所说的,那就是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实孔子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也就是要以德,要以礼去治理人民,这样人民才会有耻且格,当然,去管理人员当然是要用一些政的,但是要这个政肯定是需要一个德性的引领,要不然完全用刑法的话,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王阳明与孔子其实是一致的,而当时大部分走的科举之路的荣升,差不多都是在管理的时候都已经失去了那颗人心了,而这就很快就成为了法家,而王阳明与它们是有区别的,所以王阳明现在就是在向着那颗圣贤梦而去行。
其实,无论怎样,在儒家的道统之中,最高的境界,那就是那个圣人了,把王阳明看来,学者想要成为圣人应该怎样去做呢?王阳明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圣人的心,就像是一盏明镜,而这盏明净是没有任何的杂质,那些污垢是无法在这盏镜子上展现的,而如果是我们常人的,我们常人的心就像是锈迹斑斑,上面藏污纳垢的一盏镜子,而我们如果想要达到圣人的高度,我们就应该需要痛刮磨一番,那些辅食的东西,当我们都磨去之后,我们才可以那些细小的杂尘,这个时候我们还需要去磨,那这个时候再去磨就不那么费力了。
其实圣人的心如明镜,而明镜照着这天地万物万物,是不会扭曲的,是原本该有模样,而我们常人的镜子,我们看到的千里万物就是被遮蔽的,被扭曲的,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的去磨,而镜子就是在实践当中磨的,这其实就可以和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结合起来,磨是要在事上去磨,不断的去磨砺,这样我们才可以将我们的人心或者孟子的四端才显现出来。
当然,凡人的性情是怎样的?其实都是顺着一往走的,这个是很容易的,因为无论何人都有七情六欲,这个欲望并不是我们所言的追求与梦,而更像是一种贪婪,与堕落,而我们人朝这个方向走是很容易的,这也就会形成一个惯性思维,因为这事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顺着本能就会去行的。反之,逆着我们的习性逆是我们的本能,这些困难的,都是没有那么容易的,这也就是凡人情好易而恶难,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朝向,否则真的就会形成一个惯性思维,那到时候想要跳出来,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孔子讲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者,这其实就是一个圣贤的高度,而王阳明将自己称之为是困而知之者,也就是有了困惑再去学习,这其实与王阳明之前的经历对比一下是完全当之无愧的,因为王阳明确实有了大困大悟,而我们常人一般都是困而不学,既不了解也不去学习,而这个境界以后是最低的了,其实,用陶渊明的知行合一的思路去想的话,那就是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其实最后都是要去行的,都是要去知的,这也就是儒家的朝向,而如果换成明镜的话,圣人,那就是明镜不需磨之,其次,那就是灰尘微磨之,再次之那边是斑垢痛磨之,所以我们也就需要不断的去磨我们的那盏镜子,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才可以将我们的仁心真正的体现出来。
其实对于我而已,我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堕落的那一面,毕竟我也很想十分轻松的去选择,并且我还安慰到自己,这是一种放松,放松是为了下次更好的选择,但是这其实我就是已经被自己的私心与私欲所控制的,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如果阵容选择多了,那真的就会变成一种,惯性思维,而之后再遇到挑战以及有难度的东西,可能就会自己把自己当成了缩头乌龟,所以真正想要克服这个思域以及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你是十分的困难的,而我们就是应该在平时就尽量去克服这些堕落的心,尽管选择是困难的以及过程也是困难的,但是到了最后自己都会完成一轮新的超越,这就是不断的去超越,去行,也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