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挑战问题 聪明娃快步长
这章节关于贺记录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课堂小插曲》
从这个故事里能看到贺是一个思维敏捷,爱提问,爱思考,爱寻根究底的孩子。
第二个故事:《贺不买书想看书》
这个故事能看到爸爸的教育理念可能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所冲突。
教师采取的措施:
1、先尝试和贺爸爸沟通,沟通受阻就改变策略和妈妈沟通。
2、通过“周末给父母的一封信”与所有家长沟通让不买书的学生可以看书。
结果:贺和几个没有交书钱的孩子家长陆续把钱交了上来。
王老师的教育智慧:王老师抓住了女人更加感性,母亲相比较爸爸更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和细节等特点,选择放弃与贺爸爸沟通转而与贺妈妈沟通,最会沟通成功。同时王老师给家长写的周末一封信,语言情真意切,让人不得不感叹王老师沟通的智慧。首先王老师以贺的故事导入,隐去了贺的名字让个案有了共性,使家长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渴望。其次王老师与那些没交钱的家长产生了共情:道出了这部分家长可能的难处,让他们感受到了被理解。最后王老师又讲到了阅读与环境的关系,以反问句结尾,引起家委会成员和没交钱的家长们的深思。一封信扭转了家长们的认知,不仅达到了自己的初衷也让没交钱的家长心甘情愿地交了钱。
第三个故事:《给他们写信》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急于与社会建立联系的贺,这是一个对社会充满好奇和善意的贺贺。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迫切想把自己所学所想应用到实践的心情,这不就是我们每名老师想要到达的境界:学以致用吗?
看着萤火虫对父母和老师的话,我也回忆起自己对阅读的看法,因为有高中老师的带领阅读之重在我脑海里已根深蒂固,后来接触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阅读观》《中国人阅读书目》我更是认同阅读对国人,尤其对孩子的重要性,阅读真的要从娃娃抓起。作为父母我很重视孩子的阅读,作为老师我也常常给学生们讲阅读的重要性并给他们时间自由阅读。
但是孩子们的阅读需要家长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理解支持,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爱上阅读。在与家长们的沟通中尤其遇到不太重视阅读的家长我会感觉无法理解,在沟通语言中也是有些操之过急,急于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传输给家长,忘记了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差异,接收信息能力的差异。我想自己需要学习王老师的沟通智慧,先与不理解的家长共情,把阅读与孩子,父母的关系理清楚说清楚,去除说教的意味,我想沟通会更加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