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在那一刻梁静茹附体,乍起胆子在群里接下了《12堂文学阅读课》的领读。读完第一遍才意识到这比《MI8》的难度只小一丢丢,只能硬着头皮啃下去。
《12堂文学阅读课》汇集了王蒙、王安忆、苏童、钱理群等12位作家、翻译家对12本(篇)经典之作的解读。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自身具有穿越时代、国家和文字的魅力,蕴含了人类共同的思想和情感。
这本书几乎花费了一年才读完的。无它,从上面那些这些大家解读的字里行间中,获得的主要还是对所解读作品的内容梗概或片断,但作品本身是怎样的,从解读中可无法获悉。于是只有找来原作阅读,读一本书等于读了13本书(文),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心得,在此再胡说几句。
阅读一本经典,首先应该是回归文本。无论是名家的解读还是区区在下的半瓶醋,都无法替代自己阅读原文时获得的感受。
回归文本,第一是要回归内容,经典作品未必个个都是宏大叙事,波澜起伏,更多是隐藏在作品的细节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和心思,这些细节,如果不回归到原文中,仅看别人的解读是无法获取的。
回归文本,第二是要回归背景。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地点和情感下完成的,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背景会包含不同的思想内涵。穿越过几十甚至几百年的岁月和社会变迁,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如果脱离了作品的背景,就很难精准把握作品的原意。比如《水浒传》,闲坐书斋的读者,肯定无法理解那些随时可能因为家中一个物件被贴上花石纲标记而搞得家破人亡的北宋黎民的惶恐和无助,必须要想象着回到作者描述的时代,用人类共通的情感,去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
回归文本,第三是要回归作者。作品是作者的主观表达,审慎如太史公,也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因此必须要回归到作者的思维和观点,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写到这里,忽然发现这三点都是被许钧批判过的观点。)
回归文本只是阅读经典的第一步,是“照着读”的过程。接着第二步“接着读”,是走出文本。
走出文本,就是说要读出自己的意思。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用心阅读的人对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抛开那些大家、名家,用自己的观点、思维和方式,尝试解读作品,哪怕只是一个情节,一个段落,不必在意是不是有创意,是不是有高度,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只是有一点,就是真诚,是自己真实的感悟,能够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作品,真正与作者心灵契合,甚至可能是对作者的超越。所以许钧才说,面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家王安忆的不安与折磨是对的,初中小女孩读懂了也是可能的。当你不断将自己的思想带入作品时,一定会有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惊喜发现。
从“照着读”到“接着读”,也许并不是一次就能走完的。没关系,反正呢,经典是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的。无论是一入《红》门深似海,还是《史》山有路勤为径,都不会是《悲惨世界》,也不会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