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453874/87f793eda5182b05.jpg)
中国历史最古老的名人是谁?首推黄帝和炎帝。我们是炎黄子孙,千秋万代,民族信仰永远不会改变。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典籍是什么?当属《诗经》。针对这一点,连神话故事都得拱手让贤,靠边一站。
有道是:“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把《关雎》任命为《诗经》的“守门员”,并非“导演”的随意抓拍。《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风》之始”,用它来感化天下,可以教育世人。乡人不能因爱生恨,市民亦不能因爱而不得却走到“撕破脸皮”的那步田地。纯洁的爱情,像是一块天然的美玉。它容不得人类无休止的、毫无底线思维的玷污和破坏。
淑女之快乐,是君子最广大的幸福;淑女之痛苦,是君子最深邃的忧伤。
《关雎》表现的是君子追求淑女的心路历程。有人把君子理解为帅哥,把淑女理解为美女,这不免有些偏颇。严格地讲,君子是指德才兼备的男子,淑女是指贤淑的女子。这样的答案更接近“模范丈夫”和“贤妻良母”的说法,至于“小人”“无赖”“泼妇”等词语,和他们没有半点儿亲戚关系。
当然,也有人把诗歌中的君子看作是贵族青年的化身,何以见得?你想呀,被相思病害得寝食难安的小伙子,天亮以后,想到的使命仍是讨得她的芳容的心花怒放。“钟鼓乐之”,可见排场摆得很大。也有人认为,诗歌中的君子是平民青年的化身。这就好比当下的男婚女嫁,邀请了两支乐鼓队,一只叫“钟鼓乐之”,另一只叫“琴瑟友之”。百年好合,就是在这样丰满的仪式感中缔结而成的。
君子和淑女走到一起,往贵族化的路线上讲,这叫门当户对。从平民化的思路来说,这叫郎才女貌。他们是自由恋爱,并非包办婚姻。这是古人的思想比较自由、开明的文化广场。
《关睢》是一首民间诗歌,中国文化是它得以生长的最美最母亲的土壤。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书中有《〈诗经〉(二首)》,其中第一首就是《关雎》。编者在课后的“积累拓展”中引用了余冠英《诗经选译》中的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读罢此诗,我手心直痒痒,也曾情不自禁地诗兴大发:
《关雎》(其一)
淑女绕心头,明眸似水柔。
关雎多得意,婚嫁梦常留。
《关雎》(其二)
睢鸠鸣叫在河州,荇菜听闻味道柔。
淑女温情诗化美,可怜君子暮思愁。
![](https://img.haomeiwen.com/i9453874/53f934f041012da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