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的空地上有几根竹子,细的很,如同没有发育好的孩子一般,东倒西歪的,不过终究是绿色的,映着邻居家的白山墙倒是有一番韵味。胖贺一直不待见它们,嫌它们细弱又杂乱,每日挂在嘴上说早晚有一天要把它们砍掉。
今年春天,那几颗细竹子下面多了一些竹笋,印象里那笋去年就有几处,一个个被紫色的外皮包裹着,矮矮胖胖,不引人注意。可胖贺就把竹子全伐掉了,理由是这些竹笋会长成粗壮些的大竹子。
就它们?我不大相信。
长竹笋的那片空地就在厕所前面每天我都会看见他们,一天,两天,三天……他们永远是露出地面20cm那么高,不见动静。慢慢的,我就不在意了。后来发现他们长了有半米高了,确实比之前的竹子要粗壮些。我戏谑胖贺:就这速度,等它们长成个,估计要到明年春天了,胖贺只是笑。
半米的高度持续了有大概十几天,我已经形成视觉疲劳,再加上这段时间又有许多琐事缠绕,我们都是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去看他们。
直到昨天,我猛然发现那些在我印象里一直只有半米高的竹笋居然已经尺寸云天,有两个我那样高了,确实是粗壮的,外皮还没有脱去,只在最顶端顶着几片细叶子。
他们是什么时候长的呀?
后知后觉地想起一篇阅读材料:
竹子的成长历程:前四年,地面部分仅仅长了三十厘米。于是总有人埋怨它不争气,生长太慢,却忽视它在这四年中,地下盘根错节,拓展几十平方米疆域的事实。而一旦爆发,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地面部分却可以疯狂生长成二十米开外的毛竹。让人可叹的是,有多少人能熬过地面四年短短的三十厘米,而收获这长长的二十米?
这不就是典型的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吗?亦或是昨天写的“往深处扎根,默默拔节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