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
【阅读页数】:第__1_页至第_27__页
【内容概述】: 《桥》从小说到故事,从故事到小说,先带同学们定位好今天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小说,小说中必然有故事,所以让学生们讲故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复述故事,知晓故事大意,再来讲一讲故事最紧要的地方、最感人的地方。这样这部小说的梗概也就是一棵树的树干出来了,接着分两个区域听写词语来填充树的枝干,男生写有关暴雨洪水的词,女生听写有关人物的词。写完之后再分析这些词语的特点,总结出拟人与拟物的方法来写洪水,对比的方式来写人物。分析人物形象也是通过想象语言来展开,比如老汉想要喊什么?洪水退后老太太来祭奠会说些什么?最后通过来给桥取名字来升华主题。
【阅读心得】:看过黄老师的《桥》,我无比震撼,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没有美轮美奂的PPT,也没有气势磅礴的语言,更没有热闹非凡的活动,整个课堂都是交给了学生。从小说到故事,从说故事来抓住最精彩的小说情节循环往复,直奔主题,一切都是学生的语言、学生的思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直以为高年级的语文课会抛弃字词教学,直面篇章,可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字词教学可以这样操作,没有PPT展示字词让学生们来读一读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认识词语,而是听写加分类,实现了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男女生分区域听写词语,瞬间就能带领我们了解人物与洪水,词语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钥匙,词语真的就成了撬动整个课堂的支点。“老汉会喊些什么”让我们感受作为一名党员父亲的心路历程,洪水退后老太太来祭奠,她会说什么?老师给出四个选项,学生来选,在比较之中,更能感受老汉的崇高与伟大。给桥取名字,又一次升华了小说的主题。当然我想匆匆一遍是不足以吸取其中精华,需要反复揣摩,揣摩他的教学构思与教学高度,真真是高山仰止。
因为懒惰,所以加入了新网师,希望有团队与名师的带领,我能够静下心来看看书,反复揣摩文本,提升自己的教学深度与教学高度。
可以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真的特别惊叹,让我深切看到学习任务群是如何落实,让我明白语文课堂必定是有深度有文化底蕴的课堂。没有一切高大上的炫技,有的只有学生的生长,教师只是教学路上的引路人。希望自己能够不负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