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常常发现村民家之间的界限就是一个个木桩,围上铁丝网,偌大的院子,几个木桩一栽,围上铁丝网,就算院子了。铁丝网边用布条或铁丝一绕,就是家里没人的意思。
我把照片发给远方的友人看,他啧啧称赞,你们那儿民风真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呐!
我也这么认为,颇自豪于纯朴的民风。可是,我发现好象没那么简单,我们村的村民天生喜爱铁丝网。
庭院规划图上标注很整齐,周周正正,可是实际上,一排高矮不一,粗细不匀的木桩立在院中,方格,倒刺,长条等各种规格的铁丝网拦在那里,有的还颇隐蔽,你想抄近道去某家,到跟前突然脚下一绊,铁丝网弹将起来,不留情洒你一身尘土。
有时,两家因历史久远界限不清,那么铁丝网会成S型,L型,W型,艺术地呈现在你眼前。
这可能是哈萨克族做为游牧民族,在骨子里的一种传承。放牧到水草丰美处,几个木桩,一捆铁丝网,一栽一围,牛羊便有了归所,在偌大的草原上就有自己家的范围。
几个木桩,一捆铁丝网,成本不高,却是最简易的物权表白。
"塔布斯,你干嘛呢?"入户时,见塔布斯忙碌着。
"我嘛,一个铁丝网给!",偌大的院子又横亘着一道新拦的铁丝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