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蚕农,寻丝情

作者: 西南大学三下乡四川南充小分队 | 来源:发表于2017-08-24 09:56 被阅读0次

          访蚕农,寻丝情

            2017年8月10号,西南大学三下乡四川南充小分队来到了安乐坝村。安乐坝地处南充高坪区,位置偏僻,属于郊区农村地区。当地曾在南充桑蚕养殖方面起到重要角色,但随着蚕桑产业重心转移和农村城市化战略逐渐没落。

          走进安乐坝,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绿荫的桑树地,约有一人高。从前两天的桑蚕学习中,了解到这就是用来喂蚕子的嫁接桑——枝多、叶茂且嫩。安乐坝地所处片区土地平阔,放眼望去,一片绿色,蓝天上懒洋洋地飘着几朵白云,让此景显得更加闲适。房屋不多,但却整齐坐落在桑树地间。在队长的安排下,分为两组,分别对道路两旁的人家进行询问和调查。

    四川南充小分队
    队员桑树地留影

          在调查的过程中小队发现村口的人家现在都不养蚕了,只能从几乎每家每户家门前的桑树辨出安乐坝从前种桑养蚕的盛状。往村子的深处去,养蚕的人家也多了起来,但大多数的人家也已经不再养蚕了。养蚕的大多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其儿女都出外务工了,一年回来一次。

          第一组成员走入一户蚕农家中,受到蚕农家人的热情招待,没有刁钻刻薄,在他们一家爽朗的笑声中,小分队从紧张到放松,调查渐渐变得得心应手起来。“以前我们这里有个国营的养蚕厂,我们这养蚕的多数都是在那里学习的技术。”大伯笑呵呵地对队员说:“我家有6、7亩桑地,这些桑树长了20多年了,都来当蚕的饲料。只要蚕种好,生产蚕蛹的过程就很顺利。”

    队员与蚕农交流中

          第二组成员遇到了一对七十多岁的夫妇,去时他们正在处理新挖的花生,他们已经养了快三十年的蚕了,儿女都在外打工。队员问他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们年纪也大了为什么还要这么累,爷爷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告诉我们“人总不能天天耍嘛,只要还能做就多做点,为儿女减轻下负担”。

    蚕农大伯讲解蚕具的使用

            无意间,小分队偶遇了当地书记,并向书记了解了当地的蚕桑养殖情况。书记对队员说:“以前每家每户都养蚕,而且都养得多哟。现在一二三四队的养得多一点,其他队上只有几户人养了。”小分队在走访中,不仅询问了蚕农们的养殖情况,还切实参观了养蚕的蚕室和蚕具。养蚕的农户们一般都是两间蚕室,养蚕的簸子100个到200个不等,蚕架一般都是8排或16排,蚕网之类的都是上百个计数。

            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前蚕农们都是将茧卖给茧站,当时交通不发达,蚕农们要背着几十斤上百斤的茧走几公里送到茧站。现在交通发达了,村外便是宽敞的柏油路,并且现在都是有商人固定的来村里收。“现在多方便哦,村上头下头都是大马路”一位快六十了的阿姨说。然而由于市场上茧价格波动,高温低温和病害对蚕的威胁,很多人特别是较年轻的一辈都不愿以养蚕为生。

            随着采访的深入,小队了解到安乐坝马上就要拆迁了,再问蚕农需要哪些养蚕上的援助时,蚕农都默默地摇了摇头,养蚕于如今安乐坝的村民已经不再是谋生的手段。曾经安乐坝上的人们靠种桑养蚕养活了一家老小,而现在养蚕对村民来说更像是几十年的劳作下来难以割舍的习惯,村民们在村子里等着拆迁款的下来,然后在某一日天南地北再无相聚之日。

            有勤劳之人织作,就有勤劳之人育丝。华夏千年丝绸文化,其魅力日久弥新,在世人都在赞叹丝绸之物的柔软身姿之时,谁又来关注桑农们手中的老茧、额上的汗珠、鬓角的斑白。小分队在走访中,看见了的不仅有养蚕的工具房屋,更有那份美丽之后不断耕耘。小分队真诚地感谢了每个配合调研的蚕农,并一一向村民道别,挥手间离去的是生疏,挥不去的是蚕农们朴质的笑容。

    西南大学四川南充小分队出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访蚕农,寻丝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ps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