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因王羲之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
早上七点半从城市广场附近的如家快捷酒店出发,开车上古山阴道,不到半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购票的时候建议购买联票,票价140元,包括鲁迅故里(免费)、沈园、周恩来祖居、兰亭、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大禹陵、徐锡麟故居、沈园之夜等14个景点,3天之内有效。
进入景区,一条小径曲曲折折伸入到里面,四周树木葱茏,环境幽雅。由于刚好是八点钟开始营业的缘故吧,只有两三拨的游客,一切都是那样的青幽无比。
鹅池是兰亭的第一个景点。池水清碧,彷佛诉说着王羲之爱鹅、书鹅的传说。据说王羲之特别喜爱鹅,并从中体味到了书法的真谛,他认为鹅走起路来不疾不徐,游起泳来悠闲自在,鹅的体态对书法很有帮助,握笔食指高钩如鹅头,运笔时如鹅掌拨水,使全身的精力贯注到笔尖,他还从鹅游泳的体态美演变到书法的线条美,《兰亭集序》中20个“之”字,各富变化,极不相同,据说就体现了书法和白鹅体态之间的绝美交融。池水边上立有石质三角亭“鹅池碑亭”。碑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被人称为“父子碑”。
鹅 池
继续向前,来到小兰亭,该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虽然我所知晓的四大名亭中并没有兰亭: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但我认为这丝毫不影响其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其实仅就全国各处文物景点而言,文革带给我们的缺憾有何止于此呢,相信您也一定在祖国的其他各处屡有发现类似的憾事吧。
小 兰 亭
从小兰的右侧小道左拐过去,一块方方的石碑孑然竖立,上面只有一个白色的“太”字显得格外硕大,和黑色的碑身形成了鲜明对比。我看石碑成色甚新,初以为它是现代某位书法家的墨宝,所以打算离去。忽然间发现碑的周围排列有很多瓷缸,我想起了一则关于王羲之的故事来:相传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时候,家里替他准备了十八只缸,练了三缸水后王献之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如今景区果然依样放置了十八缸,缸里盛水,旁边配有毛笔和砚台,可供游客练习。
“太”字碑
临池十八缸
御碑亭就在太字碑的左前方,亭中立一巨碑“御碑”,系清朝原碑,已有300多年历史。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书风秀美,雍容华贵。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书法飘逸,对兰亭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御碑曾经历了很多劫难,文革时,红卫兵要来砸碑,在兰亭驻扎着的血吸虫防治所的医生们得到消息之后,连夜在碑上涂上石灰,再用红漆正面写上毛主席的《送瘟神》诗词,背面写上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保护文物的医务工作智者。
御 碑 亭
康熙书写的御碑正面
乾隆书写的御碑背面
御碑亭的正前方就是著名的曲水流觞了。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4个字。这里有一则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某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2位名人雅士在兰亭聚会,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活动中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众人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值得玩味的是兰亭诗集本身却未能流传后世。现在景区里有依据这一典故的仿古演出。
曲水流觞
谈及《兰亭集序》,不由得记起关于她的真迹是否存在的一则传闻。王羲之后人出家为僧,圆寂之后,《兰亭集序》传给了他的弟子辩才。辩才就是那个和唐太宗女儿高阳公主(下嫁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情非一般的和尚。辩才对《兰亭序》视若至宝,一直把他藏在寺内屋顶的横梁上。唐太宗也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作品,一直为得不到《兰亭序》而遗憾。终于有人打听到了《兰亭序》在辩才和尚的手上,李世民三番两次把辩才召进宫去,辩才都守口如瓶。令李世民无计可施。此时房玄龄献计,让素以谋略和才学著称的萧翼出马。
萧翼假扮书生,带上从唐太宗处借来的王羲之杂帖几幅,和辩才谈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两人非常投机。博得辩才的信任和好感之后,萧翼开始进行他的第二步行动,故意拿出了王羲之的两幅真迹,叫辩才鉴赏,辩才说真迹是真迹,可不是王羲之的精品。萧翼见辩才已有上钩的迹象,接茬说,世上虽曾有过《兰亭集序》,如今却再也见不着了。辩才微微一笑说道,这倒未必。萧翼说《兰亭集序》早就在兵荒马乱之中烧毁了,现在就是有也是假的。这时辩才就不服气了,说王羲之的极品在他手上。终于,在萧翼的激将之下,辩才取下了《兰亭集序》。萧翼一见之下,大喜过望,连声赞叹。并请求辩才让他在寺内临帖几天。辩才渐渐也就没了戒心。一日,辩才外出办事之时,萧翼见时机已到,谎称有东西忘在了里面乘机进屋拿走《兰亭集序》献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大喜过望,叫当时的大书法家临摹,真本被其带进墓中。是否确实如此,恐怕只有等到昭陵开放的那一天了。
王羲之曾任职右军,所以康熙年间在流觞亭左侧建有王右军祠。这是兰亭精华所在。粉墙黛瓦,四面临水。祠内清池一方,这就是很多书籍里介绍为系书圣洗耳恭听笔之墨池,传说王羲之常年练字洗笔,将一汪碧池之水都洗得黑了。我侧目观看,虽然池水颜色稍深,但绝非黑色,毕竟1000多年过去了,倘若依旧颜色不变,那才是怪了。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旁环廊,整个建筑“山水廊桥亭”于一体,独具匠心。祠内陈列王羲之像,两侧回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序》刻石,可惜于我是对牛弹琴了。现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中国兰亭书法节开幕式和书艺交流活动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墨 池
径直北行,出园林北门,为兰亭江,浅溪清流,绕兰渚山陂潺潺而过。水底游鱼卵石,清晰可数,溪滩甚宽。对岸的“兰亭书法博物馆”为近年所新建,位于山陂之上,掩映绿树丛中,里面的书法作品号称免费赠送,但是需要支付装裱费(最低价格在150元的样子)。
兰 亭 江
沿着兰亭江堤南岸向西行走,可以见到兰亭古道,陷落地下2米,中间铺着石板,两旁铺人字形砖,经考证,它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当时通向兰亭的主要通道。现在裸露的只有几米长宽的立方体。岁月沧桑,物是人非,千年遗迹犹存,能不感慨良多?
几乎无人问津的兰亭古道
回过头来,兰亭江和古迹景区之间是近年来新开辟的一处休闲景点乐池。以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中乐字命名,客可在乐池喝茶聊天,乘坐竹排,休闲享受兰亭美丽的湖光山色。池中有竹排、小舟。
乐 池
对于这些自己兴趣不大,于是向出口进发,如今很多景点在出口必经之路铺排了很多商店。这里也是一样,但是这些商店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字“之镇”。顾名思义,我原以为也是一所历史久远的古镇了,其实不然,它是2004年所建,以王羲之、王献之的“之”字命名(太有才了)。不过很多旅游纪念品很有特色,感兴趣的建议留意。
2011年10月07日
关联文章:
《百草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