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比反战更具普世性的,是一个少年的成长。
电影将烂尾的美伊战争再次抬上桌面,19岁的林恩为了替姐姐出气而闯祸,不得已入伍,结果在战场上救人的场面意外被摄像机拍到,和整个班一起成为媒体口中的美国英雄,并被邀请回国一天,参加橄榄球比赛的中场表演。
全片回忆和现实穿插,一年的战争生活和一天的和平时代产生极具戏剧性的化学反应。
消费爱国主义的媒体,只关注杀人和武器的球员,贩卖战争故事的商人,沉浸在对英雄崇拜幻想的啦啦队女孩,言语中充满挑衅的白人球迷,以及拳脚相向的搬运工。同危险的伊拉克战场相比,短暂的和平生活显得更为复杂。
不是每一个19岁男孩都能经历这样的纷繁,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在平庸和顺的个人世界缓缓流过,但只有在巨大的浪涛中,生命的真相才能像河底的石头一样显露出来。
暂时归国的林恩从刚开始的犹豫不决,到最终心甘情愿地返回战场,这漫长而短暂的一天,恰恰是一个少年的成人礼。
影片中亦有这样的隐喻,刚回家时姐姐询问林恩否还是处男,林恩没有否认,后来遇到一见钟情的啦啦队女孩,林恩在高亢的爱国歌曲中完成了一场男孩到男人的性幻想,女孩的呻吟声同现场歌声融为一体,满脸热泪的林恩对和平世界的渴望达到顶点。
然而女子爱的并不是一个羞涩的19岁男生,而是被媒体所塑造的国家英雄,在周围人的不同态度下,林恩一步步看清自己。
最后,林恩心有清明地选择回到战场,他反过来同姐姐开玩笑,可能我一辈子都会是处男。可实际上,林恩的灵魂已经完成蜕变。
他选择战场,并非出于不得已,而是终于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像约翰列侬选择音乐,马尔克斯选择文学。
勇敢、冷静,其实林恩是天生的军人。
里面各种角色的出现都促进了这场蜕变,但最让人不可忽视的其实是沉默的大多数。
比赛开场前B班战士站起来接受全场观众的鼓掌和致意,镜头扫过前排转过身的观众脸上,这些离美国英雄最近的美国人民,脸上没有丝毫笑意,只是漠然的、茫然的望着。
这是大多数美国人的表情。
他们无法认同战士的事迹,因为这是一场为了石油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他们亦无法去谴责、消费、嘲笑,这帮20岁左右的孩子差点将生命丢在遥远而干燥的伊拉克。
石油商人反倒是个真正务实的角色,他不虚伪,也没有扮演什么救世主。
因为对于一个朴素的爱国公民而言,如果国家真的为了石油而把年轻人推上战场,那么谁都愿意为了多开采一盎司石油而做点事情。
最后,虽无幸看到120帧,但60帧的效果依然清晰到让人印象深刻。李安这种克制而冷静的叙述风格,注重探讨人物内心世界的故事,确实非常适合这种沉浸式的影像技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