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了两个领域的概念
- 经济:边际收益递减定律
- 兵法:想要得到必先放弃
先用我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
边际收益递减定律
当其他条件不变,增加系统中的某一个变量,它带来的编辑收益总有掉头向下、边际收益递减的那个点。比如养猪,多喂点饲料就多点猪肉。但是总有一个点,猪不能再长了。
想要得到必先放弃
这是孙子兵法虚实篇中重要的思想。因为我们自身的精力、物资有限,在某一方面实力很强,必然在另一方面实力就会变弱。孙子兵法中有这么一句非常形象的描述了这种情况:“备 前 则 后 寡, 备 后 则 前 寡, 备 左 则 右 寡, 备 右 则 左 寡, 无所 不备, 则 无 所不 寡。”
这两点看上去是不是觉得都很有道理?可以说这两点都是至理名言,一个是经济学上和事实上的规律,而另一个则是古圣先贤孙子说的制胜法宝。但是你仔细想想,有没有想到让自己吃惊的事儿?
没想到?那让我来推你一把。从这两个概念,我们分别可以得到一下两个指导原则:
- 分散精力,谋求最大收益
- 集中力量,获得绝对优势
从上面两个概念出发,我们尽然得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生活原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是应该按照哪个来行事呢?
当我发现这个事情后,着实困扰了我一段时间。终于,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一点点的见解。在此仅作一点点思考的记录,也希望有朋友可以一起探讨。
骨感现实
首先我想到的第一个点是我们对自身的边际收益曲线太过理想化了。
我这里简单画了一个图,标出了想象中和实际中的边际收益曲线。
边际收益曲线假设横轴是我们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财力,纵轴是获得的收益。那么我们理想中的曲线可能是黄色的那条,而实际上的曲线则可能是蓝色的那条。
那他们的区别在哪呢?
- 理想中的曲线投入的资源相对现实中的曲线要少。
- 现实中的曲线在初期上升非常缓慢(图形上不是很明显)
鄙人画图水平实在有点差,大家只好将就一下了。
如果我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在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 我们会自认为现在自身的投入已经够多了,再多投入一些边际收益递减的作用就会体现。
- 在投入的初期感觉获得的收益太少,增长缓慢,所以看不到希望,导致在初期就终止了投入。
这就好像网上流传的一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假如我们还处在某个技能的成长初期,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更有效些。而如果我们已经在某个领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或许扩大一些知识面更能触类旁通获得更多收益。
所以面对在大局上正确的观点,我们要进一步量化得去分析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原则,而不是不分阶段使用一个原则。
内外有别
分析了不同的原则在不同阶段上显现的作用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原则在不同的范围内显示的作用。
总的来说就是:
- 边际收益递减作用在个体收益的统计
- 孙子兵法则侧重于竞争环境中的统计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我的描述或许也不是那么精准。请大家细细体会,我再来进一步展开。
先来看边际收益递减
比如薛兆丰老师在得到的课程中举的例子有养猪和种地。比如当我们种地的时候,其他要素不变,增加肥料的使用,总有一个点当我们再增加肥料也不能得到更多的产量。或者当我们养猪的时候,其他要素不变,增加饲料的供应,总有一个点当我们再增加饲料猪也不能再长肉了。
可以看到,这两个例子讲的都是在单个个体上的边际递减效果。也就是我们对某个个体改变一种生产要素,这种要素带来的效益总有减少的那一天。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往往会得到一个结论:将生产要素分散到不同的领域,全面提高自身的水平。
总的来说,这个结论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忽略了三点。其中一点在上一小节中我已经做了阐述,也就是现实中的增长曲线并不是线性的,我们在某一方面的投入还没有达到见效的基础。
剩下的两点在孙子兵法中传递给了我们
想要得到必先放弃
养猪我们可以“无限”买饲料,但是我们提高自身的能力呢?我们可以请更好的老师,用更好的设备,找更好的环境,但是有一点我们现在还改不了 -- 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时间这个生产资料对于我们来讲是有限的,花时间提高了这个方面,就不能提高另一个方面。这就是要做到取舍,有舍才有得。
第三点被我们忽略的,也是我着重想要讲的是孙子兵法讲的是如何在大环境中,多个体间竞争中胜出的策略。
总的来说,采用分散的策略确实能让一个个体在多个方面平均分增加,但是在竞争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致命的缺陷,那么胜出者或许就是有特别优势的个体。而那些各方面都还可以,但是平平的个体或许就无法生存。
所以比较了两者后,我们可以看到边际效益递减作用范围是针对一个个体来讲的,而孙子兵法中取舍的作用范围更多适用在一个开放的范围中。究竟在具体情况下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或许可以先考虑一下这件事的作用范围。
自我选择
好了,对这两个选择策略的思考基本已经讲完了,为了形成三段式的文章结构,在最后来一个狗尾续貂。
不论是什么样的策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服务的。
所以大家都要先记住这个本,都要以这个本出发。不要人云亦云,人行我跟。而我们通常的行为是看到别人好了,就自己跑过去了;看到别人说某个道理对,就自己照搬了。没有分析具体的情况,也没有从是否有利自身真正的目的去考虑。
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