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建筑
湖北古村落·江源村

湖北古村落·江源村

作者: byx念北 | 来源:发表于2019-10-28 16:14 被阅读0次

    湖北古村落

    江源村

         一把锈蚀的铁锁,锁住了岁月的尘埃,却锁不住鲜活的晨光。青砖灰瓦,飞檐斗拱,不厌其烦地诉说着已经麻木的繁华镂空木雕,书房画室,在刻下岁月刀痕的同时,也刻下主人曾经的风雅。

    在深深的庭院里,雕梁画栋的残片停留在岁月深处,布满包浆的拙朴和凝重,满覆时光的履痕。置身于这一隅古村之地,徜徉在幽暗并带有一点残破的院落,品读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传奇故事,或与一棵古树独语,或与一朵鲜花对话,一如走进一幅古老的水墨画,携着淡淡的古韵,看着石缝中顽生植物,嗅着潮湿的气息,似有梦回江南的味道。

    跟着九宫山的河水顺流而下,在一个河谷与另外一条河汇聚,两条河如两条飘动的玉带绕一个古朴静谧的小村缓缓流过,这里就是江源村。它被江源河与大龙河环抱于江源湾中。群山环绕,碧水潺潺;藏风得水,物华天宝。村前古树繁茂如巨大的绿色屏风,绕过村口的河谷,古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江源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脚下,被鲤鱼山、海螺山、大脑顶三山围绕在河谷山间之中,江源自然村为北宋著名军事家王韶后裔世居地。江源村自然村至今村内遗存诸多明清古建筑,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

    江源村历史上曾是姜姓、戚姓等姓氏集居地。姜姓先民沿河两岸居住,所以此地被叫着姜源。后姜姓、戚姓外迁。约明嘉靖年间(1525年),北宋著名军事家王韶后裔王嘉瑞自车田下严携家眷迁至姜源楼下,其后裔在此迅速发展壮大。为表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祖先把姜姓的姜改成了江水的江,姜源地名此后便成了“江源”。

    江源村文化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至今保存着明清时期古民居古建筑共十余栋,计两万余平方米。江源村明初成村,弘治年间江源王氏兴建宗祠“老宗屋”,清光绪年间再于河对岸修建王氏老屋为祖宅,最终形成以老宗屋、王氏老屋为中心,沿河两岸定居生息的古建筑群聚居空间。江源村现保存完整,是湖北省鲜有的以(明)宗屋祖宅为中心的家族聚居村落。古村亦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苏区重要区域,抗战时期大后方及党政机关驻地,革命历史悠长。江源古建筑群由老宗屋(含书院及能旺老屋)、王氏老屋、义筹老屋、沿河古商铺以及一公里外的成氏祠堂组成,占地面积逾7000多平方米。

    这些古民居青砖黛瓦,古朴典雅,巷道青石铺垫,房前屋后古树参天,古街、古井、古桥、古庙、古河道错落其间,一派古香古色的景致,是罕见的记录祖辈生活的活态博物馆,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与文化遗产,承载着山区群众千百年的文化乡愁。

    王氏老屋又名迪德堂,由当地著名绅士王迪光、进士王迪吉主持兴建,一年烧砖瓦、一年备材料,一年行墙安装,足足用了三年才于光绪辛卯年(公元1891年)10月竣工,迄今已有124年历史,主屋一进四重,穿斗与抬梁木构架,正屋面墙呈八字门楼式,硬山顶一字式山墙,小青瓦盖顶,外檐饰墀头和砖瓦质翼角,各进明间分设槽门、中门,前进天井二侧饰镂孔花砖看墙,各进前后檐饰卷棚和望板,正脊饰斗拱,浮雕龙状挑尖梁。横屋二、三进之间以影壁式镂孔花墙隔断。青砖黛瓦,滚龙墙,马头垛,横屋相连,客屋在外,回龙隐水。17个天井,50余个房间,近百道大门小门,百余年前地主豪宅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泛上心头。一块石头铺成的大理石道达5米,光滑泛光,行走其上,寂寥的脚步声回荡在曾经富庶鼎盛的豪宅。少量未曾脱落的木雕精致优美,花草虫鱼等各种图案栩栩如生,这个家族曾经的鼎盛与富庶由此可见一斑。整个建筑高大庄重,具有一定的气势,外貌与装修上不泛建筑科学艺术价值。

    迪德堂的建造,不仅追求合理布局上的整体完善,而且讲究科学,严格按阴阳八卦选址。从朝向方位看,坐东南朝西北,丙壬兼已亥向,且为丁己、丁亥分经,含有“东西南北方,家安乐其中”之吉祥。再从地理位置看,前有来龙,后有靠山,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是发家发贵之地。王迪光不仅家财报百万,而且人丁兴旺,有四个儿子,八个孙子,九个曾孙。

    迪德堂的来由,缘起其王氏家风纯朴,耕读传家,厚德载物而得名。王迪光的父亲王武绪十分注重耕读,养儿教娶,兴林置田,物质丰厚。他们兄弟分家时,山林在外,每个家分得一担五斗田。王迪光的大哥迪吉,咸丰年间御赐进士,一生以教书为荣,爱生如子,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教书育人。学生中有40余人中举,迪吉先生病故时,就来了17个顶戴花翎的学生为他送葬。王迪吉遗有“丙子科岁迪吉立”进士旗杆石一副,光绪丙子“进士”匾一块,匾已遗失。并有一幅对联传世:上联曰:“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下联曰:“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

    王迪光原名全教,号蔼云,国学生,《江源王氏宗谱》有“光绪辛卯年十月,始迁迪德堂,有意创立祖会,预为义塾,文庄章本,劳苦不辞,会见成效,一切公章之事,乐赞成焉”之记载。为人正派,口学兼优,继承父志,勤俭持家,家风严律。迪光公不仅是一个聪明,精干的人,而且是一个办事公道,教子有方的人,有一次三儿子南峰与他人发生口角是非,要动手打人被制止后,迪光把儿媳召集到祠堂,动用家法,令南风罚跪,背受荆棘,以正家风。

    一进五重的主屋一律青砖黛瓦,由精美的木雕,石刻,青石板建筑而成,迪德堂有着浓厚的徽派风格,一进五合院,八字门楼,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后仍然“风韵犹存”,老屋滚龙墙、马头垛向每一位游客无声地诉说着通山的民间文化。“萱鬓燕喜”为康熙四十三年,诰封荣禄大夫、湖广左督管陈家慔为王德豫构立;“膳荻教严”是老大嫂子舒氏太婆护养、教导两位弟弟胜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后弟弟成才,其一为进士,于是在大嫂七十大寿时,奏请皇上由大学士书写赠送的;“庆座风生”是迪吉老先生七十大寿时,由翰林院编修,进士李应熙拜题;“节孝可风”由钦命提督朱为在道光十六年冬奖给兴国州儒童王矛武之妻叶氏的。

    老宗屋在河道对岸,老屋由明代老宗屋、民国书院、以及解放初期的能旺老屋三组建筑,占地两千多平方米。老宗屋,又为“子英乡苏维埃旧址”,明嘉靖四年始建。整组建筑坐南朝北,由东西并联的主院、跨院组成,占地面积逾1800m2。主院一进五重,砖木混构,穿斗与抬梁木构架,五门五个向,向向皆不同。主厅堂位于院落最南端,清晚期重建,内奉祖先牌位;两边各有正房两间,厢房一间,天井一个,杂物间一排;中堂为明朝中期结构,大堂和中堂中间用屏风相隔,两边为巷道自然分开。其他结构与大堂相同;三重结构和前面不同,为东楼西厅式,东面为六个厢楼,西面为大厅,中间为天井,前三重之间由大门相隔。跨院为明中期结构,与三重大厅以屏风相隔,天井一个,西面大厅两边各有厅屋两间。老宗屋现存古匾9块,即膳荻教严、庆座风生、萱鬓燕喜、节孝可风、神姿秀薇、衍我烈祖、迪德堂、承志堂、澹宁堂,见证了这座古民居的厚重历史。

    作为老宗屋附属建筑,书院,建于民国,位于老宗屋西南角小沟古街旁,与老宗屋夹道相连。建筑砖木混构,穿斗木构架,平面呈L型,由书院及厨房组成,占地面积131.09m2。书院平面四间,明间西立面门上方题有“勤耕读”字样,墙面彩绘图案清晰完整;厨房为泥巴房,前辟为广场,占地面积约80m2。因江源才子王高明先生曾在此教书,后人称之为高明书院。高明书院是江源村仅存的书院,是体现江源古时文化繁荣的唯一遗存,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同样式老宗屋的附属建筑的能旺老屋,建于解放初期,紧邻老宗屋入口西侧建设。建筑砖木混构,穿斗木构架,平面略呈方形,占地面积逾140m2。整组建筑布局严整,入口厅屋两侧各设正房,正房南设厢房,另有天井一个,厨房、杂物间等。

    隔河相望的还有一幢义筹老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背靠老宗屋东南角,两条廊道与老宗屋两侧门相通。建筑砖混结构,穿斗结构,占地面积191.91m2,建筑面积约400m2;平面略呈南北对称布局,北墙随廊道局部呈弧形。入口厅屋两侧对称布置正房,正房西侧各设一厢房,厅屋二层为观戏台;正房与厢房全部打地垅,铺地板。过天井即大厅,大厅设藻井,两侧分置厨房与杂物间。整组建筑木工雕刻精致,窗户栏杆、藻井、门顶窗格皆雕花,大梁横梁都是人物图案,由一个个典故组成,尽显奢华。

    在义筹老屋两旁是沿河的古商铺,均为砖木混构,穿斗木构架,门前设有凉亭及长条木凳,建筑面积282.8m2,为前店后仓、前店后宅型建筑。沿河古商铺始建于明代,盛于清代,为江源明、清、民国时期的商业街。该古街曾有铺面百余个,汇集钱庄、粮铺、酒行、药铺、豆腐坊、农业用具、理发店等各个行业。借助上埠、下埠港口与河道运行,古时的沿河古街非常繁荣,是展现江源古时商业繁荣的重要载体之一。解放后,随着运输方式的转变,古商铺逐被淘汰,商业凋零,现仅存两处,尤显珍贵。

    成氏宗祠坐南朝北,一进三重,两个天井,四水归堂,总修建面积约110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本地进士成可贞提议兴建,从烧制砖瓦、伐木备料到竣工隆重的庆典,足足用了8年时间,全部工程凝聚着前辈人的智慧与汗水。修建由前、中、后三大厅和左翼(横屋)堆栈、厨间两大部门构成。主体建筑有正门、戏台、排楼、柴门、幽门。

    正门内有一面照壁作为人们出入的前导,使整个建筑增添了几分深邃和含蓄之感。排楼是人们看戏的处所,柴扉位于中厅右面,是通往库房的通道,幽门与柴门相对,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安全通道。

    宗祠为典型的砖木布局,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龙画凤,金壁辉煌,极为壮观。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又有江南文化特色。宗祠周围墙体均为青砖,前后是滚龙飞檐,粉墙黛瓦,淡墨简饰,给人们简洁明快的感觉。石楹柱、雕画梁、琢门窗,显得格外赏心悦目,饶有诗意。堂内建筑均以木质穿斗式结构为整体框架,赤露梁架,气势恢宏。浮雕的花窗、隐壁工艺精细,图案工致。如"八位神仙过海"、"男耕女织"、"山川园林"、"柳绿粉红色"、"飞禽走兽"等活龙活现,绘声绘色,耀眼醒目,无不衬托着先辈人的智慧和汗水。

    江源村也是一方革命热土。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组织领导下,江源村作为子英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为推进燕厦地区革命斗争、支持鄂东南苏区革命斗争起到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江源村作为阳新政治中心和抗战大本营,村民积极支持抗战,直至迎来了全民抗战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江源人民在中共阳新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参与反独裁、反饥饿、反压迫活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出不挠的斗争,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这里为革命牺牲的革命志士有40余人,在册烈士6人。江源人民以勤劳、智慧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艰辛和卓越的贡献。江源古建筑群保存了相关系列革命活动的历史环境、生活方式及历史氛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和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是研究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村民对古建筑保护意识的提高,在村里有识之士王定钊的带领下,成立了通山县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村民们也积极响应,大家自愿将自家的老屋连带产权统一交给理事会管理。就在理事会成立不久,村里年轻人王定滋兄弟俩深受感动,毅然捐出了他爷爷在文革时期冒险抢藏下来的5方古匾,还有村民将家里的老物件搬到了理事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江源村已经大变样,近年也成功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人说,建筑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这些集中反映百姓为人的信条,治家的根本和精神追求的地方,它让人们反思的,是那个时代的民情和文化底蕴,极富历史文化价值,在王定钊这些后人的心中它更是堪称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在这青山环抱里,落日映红了村庄的砖瓦,搬个板凳坐小院里拿着蒲扇喝着大碗茶,聊着家长里短,直到夜色笼罩灯火通明一一这是你向往的古村生活吗?但是当你真正走进一个古村落,你会发现他带给你的不止空气的清新、田园的烂漫,更多的是深厚的历史、道不尽的古老故事,这些积淀的文化,深扎的传统根基,断定它是江之源头,川流不息着一个个美好的神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湖北古村落·江源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ub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