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村落
湖北会馆
大别山西麓,大悟山城宣化店,地处交通要道,通南达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各展风流。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有着这样一所特殊的会馆---湖北会馆。
清代前期,在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发展的基础上,有的大商巨贾就自己开设手工业作坊,直接雇佣机工织绸缎,有的雇佣职员开设行店。清代中叶,许多城市恢复了明代的繁荣,各地商人组成“商帮”、“行会”,在各大商埠都建有他们的“会馆”,宣化店“湖北会馆”就是在这种大气候下筹建的。
同时这里还是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1946年,周恩来与李先念在这里与美蒋代表进行谈判,商讨和平问题;其后,蒋介石撕破和平面皮,向解放军进攻,中原部队在这里展开“中原突围”战役,打响全国解放战争第一枪。
“湖北会馆”始建于1821年,1975年修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已是湖北省AAA级旅游景区。
湖北会馆房屋坐北朝南,原建筑为三进两天井式清代建筑。一进三层为舞台戏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下层明间为过道,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内室;中层明间为舞台,东西两梢间各为男女演员化妆所用。舞台台口有大柱两根,分别雕有雄狮玩绣球;上层为清代亭阁式,上檐雕刻有双凤朝阳、八仙过海、二龙戏珠。精工巧艺,形象逼真;东西山墙有火焰山,戏楼高大而精致。二进为两层楼建筑,面阔各五间,楼前有宽阔的天井,可供两千余观众看戏之用。三进一并五间,为七架梁台式建筑,明次三间为客堂,安装有直上直下的格扇门,门上分别雕刻有“西游记”、“八仙过海”、“三国演义”中的典故。东西梢间为内室,客堂前有一天井,两侧各有一间厢房,屋内均系粗梁大柱支撑,气势雄伟。明次间的窗户雕刻有各种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手法精湛,取材广泛,惟妙惟肖,巧夺天工,是鄂东北保存完好的雕花典范。
三幢建筑东西两侧各有日映东院和日映西院,四周有走马转楼,组成了宣化店湖北会馆整体格局。
随着时光的流逝,湖北会馆的使用价值也改变了。民国建立后,宣化店一带虽兴办了小学堂,但私塾林立,读“孔圣人”的书还是不少。一向以“文成宫”(宣化店河西北头蚌壳山)为中心的私塾校址,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倒塌,后来湖北会馆就成为宣化店方圆十里的一座大私塾了。1933年至1936年,会馆成了少年儿童读“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千家诗”、“幼学琼林”、“四书”、“左传”的学馆了。
之后的抗日战争,烽火四起,位于战略地位特殊的宣化成了一块红色土地,1946年1月,中原解放区党政军首脑机关移驻宣化店后,不到五千人的山乡小镇不仅成了整个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也是我党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的重要场所。
在中原内战即将爆发的关键时刻,1946年5月6日,周恩来带着美国代表白鲁德、国民党代表武汉行辕副参谋长王天鸣,第九执行小组及中外记者等六十余人,由汉口坐四辆吉普和两辆大卡车来宣化店。因沿途连下大雨,山洪爆发,道路阻隔,延误到5月8日11时才到达宣化店,驻在宣化店湖北会馆。为了表达和平诚意,解决中原和谈相关问题 ,9日,周恩来、李先念、王震等在湖北会馆与美、国民党代表举行了会议,会议揭露了国民党的阴谋,使美蒋代表十分尴尬。宣化店军调处会议和10日在汉口签订的《汉口协议》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围歼中原部队的计划,延缓了战争爆发时间,为中原突围的全面部署做了充分准备。
如今的湖北会馆,静静矗立在竹竿河边,见证了历史风云,他不悲不喜,不愁不忧。两百年风云变幻,弹指间人世苍沧桑,不管是商业会馆、学馆,还是和谈会馆,湖北会馆都在历史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是宣化店的重要地标建筑。当今天的人们驻足湖北会馆时,仍然能感受到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不管是觥筹交错、朗朗书声,还是激烈的唇枪舌战,前人留下的气息仍在时空中经久回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