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致教师》重返童心世界                 

读《致教师》重返童心世界                 

作者: 鹿鸣之声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23:05 被阅读0次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人的复杂性、差异性,是教育之所以非常复杂、艰巨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要教育好孩子,“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因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

    俗话说,教师是孩子“王”,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怎么能有王者效应?窦桂梅老师有本书《让孩子站在舞台正中央》,仅从书名就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

拿课堂教学来说,要上好一节课就要有预设、有生成,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课堂的预设就会落空,教师在生成方面就会准备不足,仓惶上阵,而一堂好课的唯美之处就在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成长,缺失了对学生的了解就只能将课堂停留在知识解读层面。

如何了解学生,我觉得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俯下身子和学生交谈,从心理上真正地走近孩子、走近孩子,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

朱永新老师讲新教育的价值观时提到,教师要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一般来讲搞教育研究的群体分三类:一是官人、二是学人(学术研究)、三是农人,教师要想成为教育专家就要先做好农人,学生就是我们的庄稼,农人只有了解了庄稼的共性、个性特点,才能有效管理,赢得丰收。学术研究的根应该在田野里,教师的一切学习都应为学生服务,了解学生是重中之重。

            2020.3.8    解东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致教师》重返童心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us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