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卖田螺》上

《卖田螺》上

作者: 一只固执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4-19 22:32 被阅读0次

      夏天水稻种下田后的半个多月,稻田里便爬满了田螺。其实这些田螺早在三四月份天气咋暖时分就开始慢慢生长。因为早在四五月份播撒秧苗的季节,田头水沟里就已有几颗大田螺在水中悠闲自在地荡发。

      新沙岛分三块区域,塘路以内的区域属于本地村民,塘路以南的区域属于八一、外沙村,塘路以北和以东的区域则属于小沙村。这样的划分估计是跟100多年前岛屿刚形成时,村民们开荒,各占一丘之壑有关吧!岛屿的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导致三个区域的田地干湿程度不一样。本村塘路之内的田地半干半湿,村里架设了水渠灌溉系统,因此可水稻可菜地。小沙村区域因为荒湿地较多,因此只有一小块区域被开垦种植菜作物。而外沙、八一村所在的塘路以南的区域面积范围宽广,这两个村分别在自己区域内也架设了灌溉系统。并在沿着富春江的江边筑起了高高的外塘路,因此这两块区域便也分布满了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而这片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可能是沙子的含量更高的缘故,稻田里田螺出奇的多。

      新沙岛岛屿之长迁延好几十公里,但主要被农民开荒了的土地就集中在上面提到的区域,其余的区域常年会因上游雨水多时而被淹没,因此基本属于湿地而无法正常耕种农作物。又因为四面环水,因此其他村的村民要来岛上耕种也是非常的不便利的。在每个村对应岛上的位置分别设有各个村自己的码头,而船来船往当属农忙时节最为繁忙。等秧苗插下后外村的村民便不会天天上岛来,但在太阳没下山之前,总是三三两两的干活的村民在。等到太阳下山后,那一片生长满了田螺的水田便是我们这群孩子们的好去处。有时候小伙伴们等不到太阳下山就相邀去捡田螺,如果被外村的村民碰到必定是破口大骂一顿。因为也确实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屁孩子淌过的稻田,水稻被踩得东倒西歪的,影响生长。

      田螺在稻田里生长也根据当天这块稻田里的水多水少而不一样。快要干枯的水稻田里,田螺为了保存自身的水份含量,都躲到了泥土中。水多一点的地方,田螺还在愉悦地吹着泡泡,往往看到那一点点水花之处冒着小泡泡的地方,用手指一抠便能抠出一颗又大又肥的田螺来。那些已经干了但未泛白的田里,田螺还是能力挺几日的,往往躲在最湿的泥土下面等待农民伯伯记得来给自家的地灌水。而这样的田螺基本整个身体都埋在泥土下,但也是非常的好分辨的,往往有一个凹下去的带螺旋形的小泥潭之下便是一颗大肥螺。

      所谓灌水其实也蛮简单的,就在自家田埂上挖几个缺口,让水沟里的水哗哗地流入自家地里就行。一般一块地灌好水也就几支烟的功夫。被灌溉饱水的稻田里,田螺便活动自如了。当你扒开稻株,有的用吸盘吸附在稻株的根部,有的则在水中游走,有的则一头钻进泥土下。放满水的稻田里,还会有几条田鲫鱼从你的脚边飞快地游过。这样基本一两个小时下来,我们眼力好、动作快的几个娃都能捡上个五六斤田螺。

      这些田螺捡回家,当天肯定不能吃,当天需搓洗干净,剪去田螺屁股,置入一盆水缸里的清水,滴入几滴菜油。次日等田螺吐尽了泥沙,便能起油锅爆炒红烧成一盘鲜美香嫩的红烧田螺入饭。小时候还没有牙签,因此便翻出家中的绣花针,一手拿着香喷喷的田螺,一手拿着绣花针,一针下去便将整个田螺连头带尾的全部拉了出来。田螺的尾巴其实已经被剪去了,拉出来的那一串前面的部分是和螺丝一样的田螺肉,后面的半串其实是田螺的白白胖胖的籽,这些白白胖胖的籽在牙齿之间咀嚼有很Q弹的感觉。当然也有已经长成小田螺的,牙齿下去就如同在咬碎玻璃,这样的田螺尾巴就不能再吃了。

      我们这些孩子在那段时间基本每天傍晚都要去那番田野捡田螺,几天累积下来便有十几斤。等有十几斤时便会跟着邻居们早起去镇上的菜场赶集卖田螺。

      赶集卖田螺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早晨必须赶在天亮之前赶到菜场,才能保证你的东西能够在中午之前卖完。那时岛上去镇上交通非常的不方便,所谓的交通就是靠“11”号,那就是两条腿步行。夏天,天亮得早,一般五六点就天已经大白。而那些买菜的大多也是年纪大的,所以如果需要在五六点赶到集市的话,必须得两三点就起床。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大早邻居姑姑会来敲我家的门,我便一骨碌坐起来。不洗脸刷牙也不吃早餐,穿上鞋子提上物件就跟着邻居们出门了。那时的农村没有什么路灯,所谓伸手不见五指,确实是非常的确凿。凌晨两三点的夜空的空气凉爽得让人瞬间清醒,手电筒的光束照到之处能够看到那飘散在空中的晨雾。那时的农村还是很荒芜的,从我们这片到码头边需要穿过一片田野,再穿过一片零星散落在路边的墓地。小时候的夏夜经常会聚集一起听三伯伯讲聊斋,因此对“鬼”是确信其有的。所以穿过那片墓地之时真是颤颤巍巍,担惊受怕的。总是感觉身后总有一个穿着白衣散着头发的人尾随着,因此哪里还会有困意。

      穿过那片墓地,还需要经过一片湿地树林。夏日的凌晨树林里一声、两声被惊醒的鸟的叫声划破了宁静的夜晚,出岛的码头便在这片湿地的外延。夏日富春江的水位比较浅,并不是到了码头就能直接上船的,还需要挽起裤腿,淌过一段浅滩才能到达船上。往往这段路会将下半身的裤子全部没湿透,还好夏天一会就能全干了。从家里到船上的路程差不多有三四公里左右,步行需要四五十分钟。

    那时候的穿是摇橹船,差不多现在的西湖、乌镇等景区的湖面还能见着。因此船从岛上这头吱嘎吱嘎地摇到镇上的岸边起码还要半个时辰。这时天刚蒙蒙亮,江面上白皑皑的一圈晨雾,没什么风景可言,就感觉船总是在秘境之中,怎么摇都似乎是摇不到对岸似的。那时候脑袋里浮现过一双魔鞋,穿上就能在江上随意行走,也浮现过水陆两栖的汽车,甚至浮现过铺在江面上的自动循环电梯……反正是对那吱嘎吱嘎的如同蚁行的摇橹船生出无限厌弃来。

    上了岸后,需要穿过我高中的母校富阳中学的花圃和大操场,那满园的夏花正热烈的在清晨的露水之中奔放着。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时富中操场边有一个池塘,每次经过时总能看到池塘的水面上那密铺的菱角叶上有几条金环蛇在蠕动爬行和一群白色的白鹭在操场上、池塘边行走飞翔……那时心里就暗下决心,长大了便一定要到这所学校来上学。

      再从富中步行到市心南路的集市也还要起码走半个时辰左右,等气喘吁吁地赶到集市早已有早到的商贩摆好了行头在那里开始叫卖。       

      这是一个半露天半遮盖的集市,集市被规律的划成了不同的区域,商贩们站立的地方支起了石棉瓦的屋顶,可以防风防晒。买菜的人行走的空间则是露天的。将早已在家里吐干净了沙子的那一篮子田螺倒入盆中注入清水,放在摆放区域,掏出那把家用的老式称便有模有样的开始了这卖田螺的小本买卖。

        待续……

相关文章

  • 《卖田螺》上

    夏天水稻种下田后的半个多月,稻田里便爬满了田螺。其实这些田螺早在三四月份天气咋暖时分就开始慢慢生长。因为早在...

  • 炒田螺!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吃田螺的好时节,人们用简易的工具就能打捞上不少田螺,所以大街上有不少临时卖田螺的,卖的多了,价...

  • 《卖田螺》下

    现在的孩子恐怕对于老式的杆秤是没有什么概念的。那是秤的一种,是用杠杆原理来秤不是太重的物体质量的一种衡器。 ...

  • 炒田螺

    每到傍晚,从公司楼下传来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我们就知道卖田螺的人又来了。卖田螺的是这附近居民,他推着一辆手推车,从...

  • 卖田螺的小姑娘

    卖田螺的小姑娘 在超田圩马路上, 有一...

  • 《卖保险》

    写了卖鞋垫、卖田螺、卖玫瑰花,其实之后还卖过水果,在大学卖过综合生活用品。但是在忙碌的时间里,感觉似乎抽不...

  • 半生辛苦换半心凉

    卖田螺计划失败,老妈拿去市场结果一份都没有卖出去。为了这些田螺我晒伤了,夜里都睡不好,晒伤的地方特别疼! 我不想去...

  • 舌尖上的田螺

    《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期专门介绍田螺的美味,主持人生动形象的描述,引得我食指大动,恨不得把手伸进电视里,将那一...

  • 嘴唇上的田螺

    近日山东青岛,一年轻女子捂着嘴巴,急匆匆前往消防站,见到消防员后,她拿开手,消防员一看,忍着不笑,说:“这咋弄的?...

  • 2022-10-28/随写

    下班回家绕路去了菜市场,和海鲜老板娘预约了田螺,田螺在夏季的海洋摊上常见,但秋冬季不预约就很难买到;因为田螺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卖田螺》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ww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