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抱怨卫灵公好色不好德,不全是针对南子的女色。那时男色也很流行。
贵族社会到晚期,同性恋风气会流行,这好像是个共同特征。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欧洲文艺复兴以后,都是如此。法国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可能就算是这种风气的遗韵。
早期的贵族都是军事征服者,尚武好战,没女人气。过了若干代人,习惯了安逸生活,尚武的精神消磨了,要靠文化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特别是到贵族社会晚期,下层出身的人逐渐威胁贵族地位的时候,贵族会更强调自己的身份,变得自我欣赏和顾影自怜——这就和女人心态很像了。贵族社会的同性恋风气,大概都跟这个有关。
孔子的时代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像弥子瑕、桓魋这类女性化的贵族就更多了。最著名的,要算魏国的龙阳君(战国早期,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国)。后世称同性恋为“龙阳之好”的说法,就是从他来的。
据说魏王和龙阳君在一条船上钓鱼,龙阳君一会儿工夫就钓了一堆鱼,却眼泪汪汪哭起来。他跟魏王说:我钓到第一条鱼,很高兴。不久钓到条更大的,就想把前面那条给扔掉了。如今,我在床上伺候大王,天下的美男听说您好这口儿,都得来找您,到那时候,我不跟最早钓上来那条鱼一样了?魏王听得很是心疼,下令:再有来给我推荐美人的(没说是男是女,大概都包括),一律满门抄斩!
楚国还有一位安陵君,是楚王的男宠,本来地位不高。一个说客给他出主意,说您以色侍君,以后色相衰老,难免失宠。不如您找机会跟楚王说,等楚王去世的时候,您来殉葬,这样楚王和您的感情就不一般了。安陵君照做了,楚王果然大喜,把安陵封给了他,也当了一个小国君。
战国这种风气很普遍。墨子抱怨说,列国的王公大人,有喜欢的美男,就给他们封大官,不管他们有没有本事。荀子说过两次:到乱世的时候,男人都喜欢穿花哨的衣服,打扮、举止跟女人一样。荀子更不满的是,这样的男人不光男人喜欢,女人也喜欢,“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跟他们私奔的女人很多。
春秋之后,中国还有过一个不太标准的“贵族时代”,就是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士族门阀世代控制政权,现在人说魏晋“风流名士”,就是那批士族。
但士族不是像周人那样,靠老祖宗军事征服打天下的,他们没有经历过早期贵族武夫那个阶段,所以魏晋还不算真正的贵族时代。正因为这样,魏晋名士一开始,就具有贵族社会末期的特征,他们标榜文化,顾影自怜特别厉害,其中更不乏女性气质。
比如魏晋名士的老前辈,曹魏时的大名士(也是大官僚)何晏,他是魏晋玄学的开创者,关于《论语》最权威的注解就是他写的。史载何晏“美姿仪而色白”,喜欢涂脂抹粉,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穿女人衣服,走路都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到西晋灭吴,国家统一,天下太平,士人都追求风流,以致男宠流行,美男子甚至比美女还受士大夫们追捧,那些不是士族的平民老百姓也跟着学这风气。有些和男宠关系太亲密的,甚至和老婆离了婚,两个男人公然居家过日子。这已经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因为中国古代重家庭、子嗣,一般的男同性恋尽量要娶个老婆,生孩子。
古代的男同性恋,一般还要分男性、女性角色,比如《红楼梦》里的秦钟、蒋玉菡就是女性角色,薛蟠、贾宝玉是男性角色,其实是双性恋。这种男女角色,经常又和社会地位有关,一般男角都是社会地位高的,像卫灵公、楚王,他们的男宠都是臣下。美国学者苏成捷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的性与法律问题,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在魏晋时期,这个规律似乎也不太有效,有些高级士族,比如何晏,似乎喜欢充当女性角色。
中国古代男同性恋关系,还有一个和现代社会不太一样的。就是现代社会里,男同性恋往往会形成一个自己的社交网络,有特定的接头地点、行为方式,形成一个“亚文化圈”。但古代没有,因为那时是熟人社会,同性恋都是在君臣、同僚或者乡里熟人社交圈内的个别行为。前面说过,传统时代的盲人,往往有自己的亚文化组织体系,但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这和同性恋的发展趋势正好相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