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跟着父母干农活,家里地多,将近二十亩地。作为父母他们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作为农民,他们的确很优秀,春种秋收,土地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骄傲。
在农村,农活都赶时节,春种不佳,可正适合播种的日子不过十几天,秋收也是,二十天左右时间内如果不收完,要么被大雪掩埋,要么被老鼠遭经。所以,家家户户到了春种秋收都是忙的火上房。
这时候村里一个姓的大家族往往吃香些,互相帮忙,就没那么累,再者哥兄弟多的,别人也愿意帮忙,这意味着帮完他家,能换工的人也是有劳力的。
我的父母根浅,没什么脉络,家里又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女孩,便只靠自己的双手,常常披星戴月的回家。我和妹妹总是跟着他们,插秧的时候,递秧盘儿,秋收的时候割稻子,整个农田里的活儿,没有不会干的。
春天,土一化冻,父母就忙碌着订种子化肥,营养土,秧盘儿。然后筛土拌种子等发芽,等到水稻种子冒芽,就是培育苗床地的时候,把拌土药肥的种子平铺在秧盘上,摆在地面上,上面扣上塑料,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早晚浇水,通风,等秧苗长到一拃多高的时候,就是插秧的日子。
而在这期间,父亲的活儿一直没停过,他要提前把水田地里的土翻个遍,拖拉机拉着犁丈,他的双臂需要一直扶着,一扶就是几天。翻完的土地再放上水泡上几天,进行平板,还是用拖拉机,把泡了几天的土块摊平。不说干活,就是在这二十亩地里反复走上几趟都要累的够呛,别说还要扶着拖拉机。
父亲不会抽烟,没有那个“歇袋烟”的功夫,又是个急活的人,总是一干就是一天。母亲只偶尔,母亲让我给他送瓶奶,我跑去老远看他,十岁左右的我心里泛酸,却没力量做什么,只能喊他歇会儿,他说:“歇了也是我的活,这活能干完,歇不完。”一口干了牛奶,又开始干起来。
到插秧的日子,要把苗床地育的青草般的秧苗起盘,卷成蛋卷的样子装进袋子,背到地里,我们穿着很长的皮靴,地里水加泥土刚末脚踝,你需要把腰弯到六十度,一手抓苗,一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迅速抓起秧苗插入泥水中。我和妹妹刚下水的时候,趣味横生,觉得好玩儿得很,可一个姿势干上十分钟后,就受不了了,不说开春透寒的凉水,就这腰弯久了,也是难受的。而父母需要这样弯上一整天,速度就像机器一般,两个人一天能插近四亩地,第二天早上听他们隐忍的哎呦声我知道,他们不是机器,他们也是肉体凡胎。
插秧结束,春种也就告一段落,慢慢入夏的功夫,也是不得闲的。地里的草总是和秧苗一争高低,有的稗子草长的比水稻高,一般的药打不死,就要人除,还有田埂上的草,需要定期修剪,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候,还要往地里扬化肥,化肥烧手,扬久了胳膊也受不了,可他们每个阶段都不偷懒,对待土地一如对待孩子。
就这样,熬到秋收,地里水放净,稻穗垂头,由绿油油变成金灿灿,弯弯镰刀就该上场了,当初怎么弯腰插下去的稻子,今天就要怎么弯腰割出来。水稻割倒后,像一排排
被链接的彩带,晾晒半天,就要一点点捆起来,再码到田埂上,等着车子统一拉回家。
一捆捆像黄金般的水稻带着地里的香气被拉回家里事先预备好的场院儿,码成一个直径4.5米,高近三米的草垛,等着打水稻的
把稻粒脱下,有个特别的机器,至少要四个人并排站,把一捆水稻穗部分,传递的往里放,噪音和灰尘很大,打出的稻粒还要有人负责装麻袋!
一年的收成就这样闹闹哄哄的结束了!
他们辛苦一年的劳作除了成本和养家花销,还能攒些,这些钱都是拿命换的,都说农村活儿不是人干的,钱是折寿赚的,没干过的人也许永远不明白,没有拖拉机和牛的时候,人就是牲口,怎么在土地上开荒播种,全靠那一双手和两条腿。
我不重男轻女,但小时候有一阶段比较气自己不是个男孩。
有一次和父亲去江边拉土垫院子,父亲一锹接一锹的往车上装土,我看他辛苦,想帮忙,他笑笑,不做声,把锹扔给我,我扬了十几锹就没劲了。他笑着骂我:滚边去,打水漂去吧,不用你。
而这样的时刻太多了,如果我是个男孩,他们可能也不会那么辛苦。
现在的农村变化太大了,都是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打药都是无人机操作,父母的土地租给了年轻人,他们只在家里的园子地里种点小菜,我也很久很久没闻到那片土地的味道,只有在梦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