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跟《西游记》的缘分挺深的。从小就喜欢看《西游记》,长大之后也经常看关于西游的作品,影视或者小说都看,自己也创作了一部西游题材的小说。
以前我最喜欢悟空,觉得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长大之后,我对唐僧这个人更有共鸣,但我喜欢的可能并不是老版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形象,也不是古典小说里面那个唐僧的形象,也许更偏向于历史上的原型,玄奘法师。
说不上为什么,就是觉得这个人物身上有自己认可的品质。而这些年来,在各类作品中见过的唐僧形象里,最有感觉的是文章扮演的唐僧,以及《悟空传》里面的唐僧。只不过最初看这些作品时,有些东西并不能看懂。
两年前重看《西游·降魔篇》,里面的唐僧因为救不了一个小女孩而情绪失控,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当中。当时他的师父跟他说,“你只是差一点点”。
而关于这“一点点的差距”,其中一点体现在他对情爱的看法。跟女主有过接触之后,唐僧动心,但他压抑自己的情感,并不承认。他的师父点出,他就是差这么一点点,无法直面自己的情感,对爱的看法也存在着分离(这是《太傻天书》的概念)
而这一点点后来他付出了很大的付价才突破,而突破之后,他对爱已经没有了分离的看法。
接下来他说出了几句很有深度的话: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当时我感觉自己也处于某种境界的边缘,似乎也差一点点才能迈过去。当我看到电影的相关情节时,我甚至觉得这就是太傻借电影人物告诉我,我还差一点点。而我很自然地将自己代入到男主身上,我发现我当时并不明白大爱和情爱的关系,而唐僧的三句感悟里除了第一句能稍稍有点体会之外,剩下的两句并不明白。我发现这就是太傻给我的线索,如果哪天我能像电影中的唐僧一样,明白了大爱和情爱的联系,明白了后面那几句话的意思,那么我也突破了那一点点,我的修行也迈进了另一个阶段。
差不多两年过去了,就在前些日子,我偶然想起这件事。回想了一下那几句话,我发现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自己体验过痛苦,也就能明白别人的痛苦。如果别人因为痛苦而做出了一些损害我的事,说了冒犯我的话,我能理解他们因为恐惧而伤害别人。这些事不是正确的,但我能明白它为什么会发生。对那样的人和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让自己的内心更平和宽容。更容易做到《太傻天书》所说的,“理解一切,接受一切”。有很多人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心态会变得宽容,正是自己体验过痛苦,才能包容别人的痛苦。
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因为感受过执着的痛苦,放下了一种执着之后,就会感受到解开枷锁的自由轻松,明白到执着只是自我伤害。于是才会有意识放下所有的执着,从此不被任何执着所束缚。
有过牵挂,了无牵挂:这句话跟上一句类似,因为已经感受过情爱(牵挂)的美好,不管最后是否在一起,也不需要再去争取一段新的感情,体验过后这个课题就放下了。彻底放下情感追逐,一切随缘。
而大爱和情爱之间的联系,《太傻天书》早就探讨过了,所有的爱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真正的爱是无区别无条件的爱。这方面在认知层面上能理解,但心境上还未能完全体会到,这一点也是我接下来的功课。
多年前我看今何在的《悟空传》看到唐僧说的几句话: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当时我看不懂这些话,虽然写得很有气势,但觉得有点空洞,显得“装逼”。而前些日子,当我明白了《西游·降魔篇》的几句话之后,我很自然想到《悟空传》的几句话,我发现我也能理解这几句话了,虽然这些感悟很可能不是作者的原意,但至少我已经对曾经无法理解的事情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希望可以看透这世间的种种幻象,可以看看到本质和真相,不被天地万象所迷惑。
要这地埋不了我心:我愿这世间的痛苦、困难、考验无法磨灭我的心志,让我在所有情境中都能保持初心,求道之心坚定向前,永不退转。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我希望众生都能获得我的感悟,每个人都能理解并体验到我所找到的真相。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我希望众生知道自己就是佛,你们可以完全依赖自己的内在神性而活,不必求助外界的所有神佛上师。当每个人都能活出本然的状态,外在的所有神佛幻相也就消散了。
扯了这么多,只是想跟大家分享这样的看法:如果有些事情你始终想不明白,那么就不要去钻牛角尖了,就让问题搁在那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之后走了捷径还是走了弯路,都是人生的体验,都能从中获得感悟。也许某一天你回想往事,你会发现曾经困扰自己的问题早已有了答案。这样的答案未必一成不变,很可能在每个时期都不一样。正如前几天在朋友圈发出的感悟那样:
我认为写作状态还有人的认知都会持续变化,这种变化不一定是世俗所认为的成长。我认为这是一种螺旋式攀登的过程,有时过了好几年发现很多东西都回到了原点,但其实是站在更高的视角,对相似的情况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而这种心态上的变化也不一定是进步或者倒退。比如有的人几十年前持续进取,后面的几十年持续放下。
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我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某某道理我在几年前已经悟到过,但是后来走偏了,几年后又回到当年的心态。只不过经历了一些东西之后,会把原来的感悟理解得更透彻一点。 这算是一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过程。
我也认为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对权威的不认可。在进入某个领域的初期,对权威的说法非常信奉,那时候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框架,只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就听从。真正在这个领域体验了一段时间,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框架之后,就会对权威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见。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看法已经成为他框架体系中坚固的一部分,他自然笃信,有了自己独特的探索方向。 比如写作者体验到一定的阶段,他可能不会认可编辑的话,不认可同行的理念,不认可写作教材的理念。他已经找到自己确信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