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娱乐圈想法
高晓松曾说方文山的词惊为天人,一番领略过后我信了

高晓松曾说方文山的词惊为天人,一番领略过后我信了

作者: 尘序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8:44 被阅读4次

    文/尘序——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高晓松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人,一首《同桌的你》让多少人梦回当年的学生生涯,也感动了无数人的青春回忆。当然,高晓松在音乐方面非常有才华,但有才华的人大抵如此,有那么一点儿恃才傲物。高晓松很少夸人,但对方文山,可以说非常佩服。那么,方文山的词到底有什么玄妙之处呢?能得到高晓松的如此夸赞。

    方文山对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用自己与众不同的音乐理念诠释着历史与时空的转换。他的作品从不使用流行音乐所通用的主流模式,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追寻古典的情愫。他对历史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把握和理解,是现当代社会没有人能够比拟的,是词作者中少有的。

    他能够在音乐中完美的呈现出自己对历史文明的解读,甚至构建出别人所想象不到的场景,并且通过音乐传达给大众,让大家更清楚地感受到古典的质感,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让他们体验到现代社会中不易找到的具有文明历史感的东西。方文山经常会在他的词作品中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中,清晰地看清楚内心的所需。

    方文山的作品中有一份别人难以模仿的时代感,很容易被年轻人接受,他把流行音乐带入到了古典和历史、怀旧与真挚相融的音乐世界之中。他的创作风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方文山之所以能够在现当代流行歌词界有他无人能替代的位置,是他能够了解中国现代流行歌曲发展的方向,也知道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来自于外向的扩张力,即西方现代诗歌精神。

    另一方面来自于是内向的回溯力,也就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作为台湾词作界的代表人物,方文山当然是离轴心最近的,他大胆的尝试,把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在乐坛中站稳脚跟。他给中国诗歌流脉注入了新的血液——“中国风”。

    方文山对古文化、古人物、古历史和古建筑这些东方的古老事物当成是关注的焦点,他将自己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反映在他的词作品中,用文字来描述,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强烈的画面感,用不同的文字引发出不同的心情和意境,传递出更大的意义,让更深刻的感情共鸣穿透每个人的心。

    在《爷爷泡的茶》中方文山把陆羽泡的茶比喻成了颇具古典意味的泼墨山水画,颜色虽然单一,却拥有着丰富的层次与细致的风味。

    摹写就是把原本触摸不到的对事物的知觉用文字加以描述形容,通过自己的语言使之能够清晰的展现在受众面前,也就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这些抽象的感受,用具体的语言给表现出来。《上海一九四三》中“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印在斑驳的砖墙。”用到的便是这种修辞手法,夕阳的昏黄爬在斑驳的砖墙上,更添悲凉。

    《发如雪》中“我等待苍老了谁”,这里出现了“苍老”这个词,苍老原本是用了形容人物的一种形态,这里把形容词转成了动词,给苍老这个词汇赋予新颖的用法,清晰地表达出了作品中丰富的语言意蕴,让人感受岁月无情催人老的压力与无奈。

    在《菊花台》中:“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歌词中的“秋心拆两半”能让受众联想到的就是“愁”字,从而想到歌曲所要表达的便是这个愁,可是愁又分为很多种,分开来是为了加深了歌词的含意。因为愁是“秋”跟“心”的结合,就仿佛两个相爱的人被硬生生地拆散,又怎能获得幸福。歌曲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分离的愁思与痛苦。

    这就是方文山,用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历史积淀,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中国风》歌词,的确很令人钦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晓松曾说方文山的词惊为天人,一番领略过后我信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b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