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一种“操作方法”可以让我们减少“迷茫”

有一种“操作方法”可以让我们减少“迷茫”

作者: JsonW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00:21 被阅读0次

副标题:知识是一张人生地图

前言

       此篇文章使用的结构是“现象-概念-策略-行动”,为方便清晰地阅读,还是很有必要事先说明的,也请读者们尽可能记住这4个逻辑步骤,可从大局看文章。


【现象】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不迷茫了,青春也就过去了”

       我们对这两句话是否有一种熟悉感?

       无论是道听途说,或者是自身经历所得来的感悟,在当下这个万千选择的社会大环境里,“迷茫”这个状态,估计是大多数青少年人的必经之路。不过,好在“路”有长有短,走的时候可快可慢,但我们会怎么走呢?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表示疑问:“都处于迷茫状态了,怎么知道路在哪?甚至有没有路都不知道,更别说方向了,那还怎么走快走慢呢?”说完还可能还会顺带跟上一句:“别瞎吹了,干好你自己的事就不错了!”

在此,先扔出一个观点:蒙着眼睛走路是很危险的!

没有方向就“干好自己的事情”,从某个思考层面来说,其实是在逃避现实中,也是目前“迷茫”状态最尖锐的问题——方向。

以为干着干着就有方向了。对,是有可能干着干着就有方向,因为到那时已经是无路可选,覆水难收,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这路很可能并不是你的初衷。就算用此方式真的走对了方向,这种也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的低概率,想必我们不应该对自己的前途这么儿戏吧?

这样的“干好自己的事情”是不是无异于蒙着眼睛走路呢?况且在这种状态下,你还想跑起来!?

【概念】

       的确,按照逻辑是这样的一个思路“有路-有方向-开始走”,不过还缺了我们最容易忘记,也最为重要的前提“自我定位”“目的地”。举个栗子,让我们更好地理解:

譬如我们平时要去一个地方,最常见的“操作方法”就是事先利用手机或电脑。打开电子地图的时候,就已经自动显示了我们自己在哪,即自我定位,接下来我们需要输入目的地,操作了之后地图就会有推荐路线给我们,而我们则会选择其中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开始行动,途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波折,但最终到达目的地。

        简单直观表示就是(本文核心):

自我定位-输入目的地-路线-行动-到达目的地

       现在,我们已经清晰了概念,我们之所以会感觉“迷茫”,是因为我们没有“目的地”,也没有“自我定位”,也就理所当然没有“方向”了。

【策略】

       梳理完了主要问题,清晰了我们自己的欠缺,那么接下来就是抛出减少“迷茫”“操作方法”了。

       首先我们要自我定位,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拥有什么初步能力,然后我们需要清晰地知道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盛世开太平?还是只为了赚很多的钱,用享受的方式花掉它们?云云……想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必须拥有“宽阔的视野”,如果地图是黑的,还谈何到达不到达呢?

       只有自我定位和目的地这两个点齐全之后,我们才能逻辑倒推找出适合的路线,需要有先前“宽阔的视野”作为基础。有了路之后,我们就可以踏出第一步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动

       做到以上4步之后,到达目的地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此时那句“干好自己的事情”才真正发挥作用,顺序不能搞错。

【行动】

1、自我定位

       从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中得知,且稍微加入了一点个人理解,我们人生的职业生涯分为以下4个阶段,分别是:

·生存期:生存手段,目标是经济独立,一般在3~5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

·发展期:迅速提升能力和发展。以两种方式结束这阶段,一是主动的,你到了职业顶峰,想干点别的有意思的事情;二是被动的,在45岁左右到了高原期,发展放缓,考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稳定期:事业接近玻璃顶,也由于家庭需要,将生活重心转向家庭。

·事业期:找到成功的内在标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用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确定自己的成功标准。

       可以通过对自我现状评估,知道自己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多看一些关于能力的概念,知道自己已经初步获得哪些能力。

四大能力图

2、输入目的地

       首先,我们需要记录自己喜欢的工作或生活方式(AEIOU分析法):

Activities(活动)

Environments(环境)

Interactions(互动)

Objects(物品)

Users(使用者)

自我观察日志

      然后,我们还需要做职业测评,为的是客观地得出自己适合做什么行业,以便于参考。(建议用电脑操作,因为手机回答测试不方便)

新精英职业测评:

http://www.xjy.cn/ceping/

       这是古典老师《超级个体》里给出的专业的测评网站,并不是平时公众号那些趣味测试,请认真对待。相信通过AEIOU分析法和专业的职业测评,我们能更加客观和清晰地看待自己适合的职业。当然,还需要我们自己对各行各业的有一定的“宽阔视野”。

3、路线

       这是个比较难的问题,不像某些软件可以自动给出推荐路线,而我们则需要有“宽阔的视野”作为基础。那该怎么操作呢?有一种方法效率很高——搜索。

       这一步绝不能够做“伸手党”,必须通过自己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和图书馆,自己去寻找想要的答案并且自己作出分析判断。以后需要经常依靠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譬如有位朋友说他想成为一名网络写手(里程碑),写写自己喜欢的软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影响到更多人。那他要怎么规划“路线”呢?正好我自己也在刻意练习写作,就得出了以下操作方法:

       其实很简单,很多走过这条路的自媒体人已经把路走出来了,只要按照他们走过的路去努力,自然而然也可以到达目的地。

      处于没有基础的阶段就是需要“刻意练习”,自己每天固定阅读(输入),也要每天写文章(输出),最好是直接开通自媒体开始边练边学。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自己不断突破新高度了,这是要靠积累的。

4、行动

       说了那么多概念、策略,最多也只是把我们混乱的思绪理清楚了而已,但是对于现实生活却不能改变什么。有些人看到就觉得“是写得挺漂亮的,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是对我没有用”。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我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又一个把“方法论”错当“鸡汤”的人。自己不行动就不要怪道理无用,只要你真的去行动了,很快就会有反馈的

       一个关键字“逼”,逼自己一把。

5、到达目的地

       开始行动之后并不是一路顺风的,路上肯定还有很多坑坑洼洼,高山低谷,只要我们的目的地足够清晰,那么请放心,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自动微调的。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了!


总结:

       以上的“现象-概念-策略-行动”的思想其实都是源于自己的阅读,不断地更新和获取“概念”。

措不及防打个广告: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更新我的价值观

       《超级个体》则教会我职业定位的同时又告诉我方法论

       重新点回副标题:知识是一张人生地图。

       如果脑海中没有阅读过这些“知识”,那么上面的内容都不可能出现(输入)到我的脑海里,更不用说我还结合自己的分析,把它们表述(输出)出来了。有了阅读,有了学习,才有了这些“知识”,才能拓宽“视野”,组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地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操作方法”可以让我们减少“迷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eh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