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和坤道”的文化思想理念

“家和坤道”的文化思想理念

作者: 海燕dhy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04:02 被阅读63次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1、家和圈的灵魂------家和坤道

目的与方法

2、什么是坤道

 (1)坤道的核心即顺应天道,承载接纳包容。

《周易》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好似流传更广,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甚少。坤道乃大地的属性,犹妇德、妇道,坤道特指妇女之道,其核心即为:顺应天道,承载接纳包容。

承载: 承接、托载                    

接纳: 接受、纳入                    

包容: 包涵、容许、容器            

(2)坤乃为八卦之一,与天共同孕育万物生成。

八卦图

     坤卦象征“大地”,大地之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是柔顺的,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

(3)坤道是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是关注已身的内在意念,清晰个人的定位、做到当位、守好本位,不受外界的干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知晓不同、明白自我、清晰目的、能根据环境及情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以达到:自我和、关系和、天人和的融入和谐的状态,活出自在,天人和一。

3、如何理解坤道

坤:自在和谐的目标  

道:去到目标的过程

坤·道 在生活中:

坤是:

(1)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无分别、无标准、无二元对立,调整自己放下标准、我认为、办不到等等,不局限在自己的规则中,始终修炼内在的心性与德行,明白个人的内心格局、境界决定了看世界的广度和宽度,一切皆为自然。

(2)  随时要清晰自身的定位,明了自己的行为是否当位,带着觉悟去生活,用心琢磨保持当位和本位。

(3)知晓人性并接纳人性中的欲望、认知模式、情绪等等的存在,清晰社会规则,清晰我是谁、清晰自身的人生追求,明了如何选择路径、明了如何践行、明了知行合一、并影响他人。

(4)对人、事、物的存在和发生的承载、接纳和包容,不以个人的立场、观点、去刻意的改变它们,达到与他们共处,承认它们的真实存在如是接纳,认识到自身有局限性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懂得自己、学习懂得他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内在心性的提升,达到“和”的目标。

老子《道德经》中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道是内心的境界如禅,术为外在的修为如武学。道是术的基础,术是道的表现。有道才能成更高的术!有术无道,人无灵魂,得道用术,术则仗境而生,由此可见境界、内在的修为就是道, 道法自然即是道应该合乎于人理,合乎天理!

相关文章

  • “家和坤道”的文化思想理念

    1、家和圈的灵魂------家和坤道 2、什么是坤道? (1)坤道的核心即顺应天道,承载接纳包容。 《周易》有曰:...

  • 哈哈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

  • 论纯粹理念

    刘和坤 书写 人理应追寻一种纯粹的理念,去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进化与净化,也获得一种思想的精华和精神的补益。纯粹理念是...

  • 和坤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

  • 老子他说 -道教

    南怀瑾著 书非借不能读也,感谢借我这本书的同事。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文化思想。...

  • 【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组成,可以说几乎笼罩了全部的中国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则变成了儒、释、...

  • 道论之一: 概述

    道论:一、概述 我之所谓道,就是道家文化思想体系与道教文化信仰内容的总称;它们的总合,形成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无须...

  • 精彩悬疑推理

    我想分享道听途说故事,供娱乐参考。 一提起清朝大贪官和坤,号称世界第一首富,故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和坤贪污最...

  • 和坤与纪晓岚的品级

    和坤是满族人,他的先祖立下了赫赫战功,和坤生下来就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这是正三品。所以,和坤生下来就是正...

  • 《原本大学微言下》读书笔记

    只可和智者道,难与愚痴者言。 西汉的“文景之治”是重用黄、老的道家文化思想。后世称它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和坤道”的文化思想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fh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