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不应该求全,而应该求缺

人生不应该求全,而应该求缺

作者: 时间_断点 | 来源:发表于2024-03-08 18:45 被阅读0次

    人生不应该求全,而应求缺。这是我年前就想好的一个题目,之所以迟迟未动,就是因为缺少一个例证。毕竟一家之言不可成为大家之言。直到前几天我从同事那里获得了这样一个例证。

    他应该说是所有同龄人都羡慕的对象。年纪与我相仿,家是本地拆迁有房,公司合伙人之一,公司有配车(外出工作时用),有油补,通勤(步行)10分钟,不用考勤,前年成婚,去年生子,今年妻子也上班(孩子在奶奶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生算是完满且接近满配了吧,但他却和我说,“人生似乎少了点奔头,以前总是忙工作,忙谈婚论嫁,忙生孩子......”他说这些时,我突然想到了老板时常和我说的,“到了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而不是单着!”

    那然后呢?没有人会告诉你接下来该干什么,因为你已经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生而为人的所有主线任务,你已经完成了从孩子到养育孩子的角色蜕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的人生已经就此定格,这也是大多数人最希望看到和经历的结果。

    人们总说三十而立,那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么?是家?是业?还是生命的某一节点?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此时我更加确信三十而立立的是人格,一个人的人格。人格其实可以看做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格。何为格?有一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过,“格物致知”——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所谓的“格”就是推究的意思。那“人格”也可看作是对人的一种推究与探索。这与我素来追寻的人生意义似乎也有些不谋而合的意味。

    生而为人,我们就不能只看表象,只做历来循规蹈矩的事,而不问其根本。就比如,婚姻的本质是什么?是传宗接代?是性?是搭伙过日子?还是还有别的?为什么很多人离了还要结,结了又要离,以此反复?他(她)们到底在追寻什么?我想就连当事者也未必答得出来。依我看这就是对人生的不了解和对作为一个人的迷茫。

    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要了之后又觉得不适合,舍弃。以此往复直至生命的尽头。在我线上非正式的征婚过程中,我蓦然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拥有什么,以为自己有车有房有稳定的工作就是人生赢家,进而要求对方也与之相匹配,更有甚者自己一无所有还要求对方拥有自己所希望拥有的一切。曾有人给我留言说,“你应该写上你有没有车,有没有房。”我回怼道,“喜欢车的可以找卖车的,想要房的可以找卖房的。”对方无言。

    想要物质的绝对瞧不上有灵魂的,灵魂贫瘠的也只会选择物质相对富有的。物质和灵魂皆富的,人中极品,却也逃不脱“人无完人”的铁律。比如那些被称之为“海王”的男男女女们。所以,人生不应该求全,而应求缺。

    无论到了什么年纪,求缺都应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古代有一物叫“欹器”,又称“ 宥坐之器”。没水的时候它会倾斜,水不多时正中,水多时会想另一侧翻倒。不知上一句古语是否受此物影响才得出的。即便如此,我们仍旧喜欢完满。喜欢四世同堂的热闹,喜欢一家多口的愉悦,喜欢别人对自己完满人生的赞誉,等等。

    人终归要认清自己的,《四世同堂》不知有几人读过,看似完满的家族却也充满着泪痕与伤疤。一家多口看似幸福却也充满着无尽的疲惫与心酸。一个人孤单地活着看似可怜却也知足。人生没有不遗憾的时候,却也没有彻底被满足的时候。只要人活着即便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依然充满着欲望。如果一个人能提早地认识到人生就是一场可有可无的修行,我想我们能否更快乐一点,至少相较于此时此刻的我们。

    昨天我又下载了几本书,忽然又想到了同一问题,“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虽然这个问题我已经答过千百遍,但昨天的答案却让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为了更好地写文章。对于当下的我来说这个答案就是正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不应该求全,而应该求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hyzdtx.html